□李小将
近日想去献血,西安的张先生从家里找出几本之前的献血证。翻了翻,他突然发现了问题。“其中两本上写的我是A型血,一本上是AB型血。这可把我搞糊涂了,我到底是A型血还是AB型血?”对此,西安市中心血站某献血点工作人员回应:难免有误差。(《华商报》)
一个正常人的血型,A型就是A型,AB型就是AB型,绝不会有两种答案,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同一个人检测出两种血型,却只换来工作人员一句“难免有误差”,这样的解释是对张先生极不负责任的,因为这个误差可能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正如张先生所担心的那样,万一献的A型血被当成AB型血救人,出了事咋办?万一自己以后需要用血,本来是A型,人家一看献血证上贴的是AB型,用错了血咋办?
一句“难免有误差”暴露出血型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殊不知,有些领域和岗位,即便出现误差,也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改了就是:但像关乎人命的医疗行业就不是这样子了,容不得出现半点误差,即使再小的误差,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和损失。因此,必须把“难免有误差”这个漏洞给堵上。怎么堵?无非是在工作中,多一点责任与担当,把工作做得更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