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市六院(漯河市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赵森给予健康指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降低心脑血管急症风险。
一是应警惕高温。炎炎夏季,尤其是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时,心血管病人应特别提高警惕,严防中暑。可采取多种方法调节居室内的温度,如启动电扇,勤通风换气。地面洒水或使用空调,使室内温度调节在26摄氏度左右,室内外的温差控制在6~8摄氏度。停止重体力活动,气温高时,还应停止跑步、跳操等日常活动。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必须外出时,要穿着浅色、透气和宽松的棉织衣服,戴上遮阳帽或带遮阳伞。
二是高血压患者遵医嘱不要随意停药。有些患者认为,“天热了,血压正常了,就不用服降压药了”、“夏天胃口不好,吃得少,就可以停用降脂药”。正确的观念是:患者服用的一些降压药物,不光有降压作用,同时还具有保护血管内膜、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同样,调脂药物除了降低血脂,也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的作用。因此,夏季不能随便停用降压、降脂药物。心脏病患者外出旅行时,须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亚硝酸异戊酯、速效救心丸等抗心绞痛药物。
三是要纠正错误的生活习惯。西瓜虽然解暑,但不宜多吃。夏季瓜果众多,特别是西瓜,很多人吃西瓜必须放到冰箱中冰过,等凉透了猛吃几块才过瘾。西瓜水分多,也含有维生素,夏天吃西瓜有好处,可以帮助解暑,但多吃无益。不吃冰饮、雪糕。夏天最好的饮料是凉白开。三伏天里,冰饮、雪糕下肚,瞬间消暑解乏,简直是“救星”,而且因为天气热,很多人会觉得食欲不振,只有冰棍和雪糕还吃得下去。殊不知,吃冰饮,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并刺激肠道,使蠕动亢进,缩短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王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