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9月18日 星期

对私房月饼要创新监管方式


□龙敏飞

中秋节快到了,记者发现,除实体店的传统月饼外,朋友圈里私房个性化月饼也卖得火热。工商部门建议,消费者最好不要通过微商购买手工自制月饼,如果购买,也要确认月饼的保质期、寄送时间,以防过期。此外,还应要求商家出具相关有效票据,便于日后维权。(详见本报9月15日14版)

从频见报端的新闻不难发现,私房月饼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就是烘焙爱好者自己制作的月饼,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私房月饼;还有一种则是打着私房月饼名号的微商。

对于前一种私房月饼,因为基本都是几个亲朋好友,最多也就是朋友的朋友,若有问题,也比较好私下解决。最怕的,或许就是打着私房月饼旗号的普通月饼,因为许多都是“三无产品”,对销售者本身你也不太熟悉,进行维权取证也相当困难。源于此,相关部门及时站出来建议,消费者最好不要通过微商购买私房月饼。这样的提醒,很及时也很有必要,但光有这样的提醒是远远不够的。

事实上,根据当前的法律,无证经营私房月饼就是违法行为。去年7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对外发布《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这已于去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者备案凭证。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者备案凭证的,不得从事网络食品经营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说,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只要私房月饼是无证生产与经营,就应该得到应有的惩戒。毕竟,食品安全无小事。

对此,相关部门也表示,因为私房月饼很多只是出现在网络上,监管起来是很有难度的。甚至可以说,也因为有难度,很多时候都是处于监管盲区的。但很显然,这是不合理的。既然私房月饼是客观存在的,既然很多都处于监管的边缘地带,那么相关部门需要做的,除了提醒消费者之外,还应有更多的作为,以顺应互联网+时代的监管需求。毕竟,不能因为监管有难度了就不去监管,这是不行的。

更何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监管部门不能当鸵鸟,而应该创新自己的监管方式。具体来说,可以与相关的平台方面进行合作,用“平台监管+部门监管”的方式来进行全方位的监管。而平台内部的监管,其实可以采用很多的技术手段,如人工举报、触发关键词等,都是可取的办法。对食品安全这样的大事来说,平台方面其实也负有一定的监管责任,其不能置身事外。换言之,只有监管进一步提升了,私房月饼才不会成为食品安全的盲点。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