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杰
一个人对精神财富的追求远远大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的时候,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我的同事柴富汉老师就是我最敬佩的人之一,可惜他刚退休不久就因车祸驾鹤西去,让人痛惜不已。
从进入郾城实验中学伊始,我就和柴富汉老师结下深厚的友谊。他为人和蔼,同我亦师亦友,不但帮助我在教学和书画艺术上有所作为,更为我的人生增加了色彩和力量。
柴老师个头不高,两眼炯炯有神,有一口又白又整齐的牙齿。他为人大大咧咧,平时不修边幅,虽然一头乱发,却彰显文人气质。一旦到正式场合也能打扮妥帖,西装革履,又是学者风度,精神劲头十足。他性格耿直,对社会上有些事情看不惯,爱说爱管;他号竹梅馆主,梅花是他所爱;他爱读《五柳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他为人师的精神写照。
柴老师虽秉性刚直,却也不乏幽默风趣、待人和蔼的一面。有人开玩笑叫他“柴大官人”,他笑呵呵的;有人直呼“老柴”,他也不恼。他热爱读书,酷爱书画。正因为柴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才得以在退休后书画水平不断提高,并成功地在许慎纪念馆办了个人书画展。
柴老师画作中常常自作诗落款,有时我们为斟酌词句而争论不休,当想到好的句子时,我们又兴奋不已……我和柴老师经常在一起讨论字画,常常忘记时间,可以说通宵达旦,有时一两天不见面就格外想得慌。
我写系列文章《文字背后的故事》时,总爱找柴老师探究字理,虽然有时观点不一,但在争论时会突发灵感。我能把研究文字的爱好顺利坚持下来,得益于柴老师的鼓励。他敦厚朴实、热情乐观的性格和视艺术如生命的执着精神,感召着我在艺术之路上前行不已。
正如他亲手为我所刻的一块椭圆鹅卵石上所写:无棱而志坚。这也是柴富汉老师自己的人生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