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梅
北方的青纱帐其实就是那一片连着一片的玉米地和高粱地。小时候,每周五下午有两节劳动课,老师就带领我们到田间地头割青草。晒干后堆成一大垛,等到冬天用它来喂生产队里的牛。
一次,老师带领我们来到离村子最远的一块玉米地里,其中一位老师神秘地对我们说,你们谁敢去青纱帐里捉迷藏?今天,我就让你们体验一下这片莽莽苍苍的青纱帐,看看你们有何感想。
同学们排着一字型长队,向远方眺望:眼前这片庄稼地,在蓝天下绵延,仿佛直达天际。一颗颗玉米苗笔直挺立,像少先队员怀抱红缨枪在这里站岗放哨。这时,老师命令我们三人一组,两人在前面开路,把镰刀朝上往草丛里挥舞,一人在后面割草,免得被蛇咬。同学们一听,胆小的跟在后面,胆大的冲在前面。每个小组只能占领一垄玉米苗的空隙,我们钻进去以后,看见牛草和抓地垄草长得比我们还要高。
两位老师在前面吹着哨子,要我们不准往前面乱跑,脚踏实地地割青草。其实这些草啊,又老又黄,太不好割。我们割掉一片踩倒一片,手背上划出道道血印,但不知道疼。大概过了半小时,两位老师大声呼喊着,让我们抱起青草撤出来,收工回家。
我和几个胆大的同学,发现青纱帐里有好多生瓜蛋子,其中有野小甜瓜、西瓜,还有“马炮弹瓜”,发黄成熟后和小甜瓜一样甜。这里还有很多青头大蚂蚱、张牙舞爪的大螳螂、到处乱窜的蛐蛐,我们顾不上割青草,一个劲地捉蛐蛐,捉一个就用牛草秆穿成串挂在胸前的扣子上。不知不觉只剩下我们三五个同学,猛然间听到有老师和同学在呼叫我们的名字。抬头看看周围阴森森的,玉米叶子随风刷刷作响,感觉浑身直起鸡皮疙瘩,撒腿就往地头跑去。
那个时代每家每户都是缺吃少穿的,弟兄姐妹又多,下午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吃的。我们不约而同相聚在田间地头,男孩去掰玉米,女孩去捡干柴草,在不显眼的路旁点燃一堆火,男孩把玉米尖头用牙咬掉,把细木棍穿进去,架在火苗上左右翻转,等到发黄发焦闻着香喷喷的,就确定是烧熟了。我们贪婪地大嚼起来,吃得满嘴黝黑,相互看看大笑一场,然后欢快地跑到水沟里把嘴胡乱洗一下,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回去后,掂着成串的蛐蛐和蚱蜢给家长炫耀,蛐蛐和蚱蜢就是全家的一顿美餐。
又是秋高气爽的日子,我站在家乡的田野上,情不自禁地回忆起童年快乐的时光,那时虽然清苦,心里却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