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健康生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

如何发展老龄产业 听听他们怎么说
——“金康·万安杯”老年产业论坛成功举办
原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城乡建设》杂志主编张德贞
全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清华校友房地产协会秘书长、(精瑞)中国不动产研究院院长张雪舟
金康·万安老年公寓院长王卫峰
“金康·万安杯”老年产业论坛现场。
家庭健康服务机器人亮相论坛。

□文/ 见习记者 刘彩霞

图/ 本报记者 范子恒

见习记者 刘彩霞

10月28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老干部、市卫计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漯河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全民敬老大型系列主题活动——“金康·万安杯”老年产业论坛隆重举行。众多医院代表、中老年朋友们齐聚一堂,围绕论坛主题共同研讨,聚焦如何推动我市老龄产业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养老地产、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发展,解读当前老龄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探索新型合作模式。

社区养老 医养结合

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工作,合理利用资源,不断创新举措,谋划与建设了“金康·万安”护理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沁源和”中原健康养老产业综合体等一批颇具规模的老龄产业集群,以社区养老、医养结合模式为主体,持续探索了老龄产业的发展路径。

全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清华校友房地产协会秘书长、(精瑞)中国不动产研究院院长张雪舟在论坛上以“养老产业的实践与探索”为题发表了演讲。张雪舟简要介绍了近五年所在的全联房地产商会在养老产业方面所做的工作,详细介绍了参与养老产业实践“清朋华友学子园”中的各项工作。最初,清华校友房地产协会联合院系学生率先对清华退休教师及校友进行调研,在回收的1014份问卷调查中,全面了解老人的养老住宅需求。以服务作为项目的核心价值,轻资产运营打造项目软实力,从专业服务、人群、价格进行发展。

在近三年来的回顾中,张雪舟总结并提出养老住宅应尽量靠近老年人的第一居所,交通和医疗资源要便捷,社会配套要齐全。养老的社群概念要打造“圈子”,以服务为核心竞争力,关注老人饮食起居,开展各种文化、养生等兴趣培养讲座。在考虑老年人的支付能力,可以从老人的退休工资、定期存款、不动产等方面考虑,选择一种最适合的支付方式,以方便老人有能力享受养老的配套服务。在未来的发展中,张雪舟认为居家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应该相互协作,共同推进养老产业的发展。

而金康·万安老年公寓院长王卫峰作为我市率先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领军人物,其创办的漯河金康护理院、漯河万安医院和漯河万安老年公寓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他从大健康与当前的养老现状、我市基本情况及医养结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在不断探索医养结合发展模式过程中,“金康·万安”分别从横向和纵向扩大业务范围。横向是不断扩展养老多样化业务和医疗业务,通过几年的实践“金康养老”模式有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等,医疗也由门诊业务逐渐开展住院医疗、老年病、心脑血管、康复理疗等业务。纵向发展是不断加深医疗和养老的相互融合,由开始的帮忙测体温、量血压简单介入,到现在定期查看老人身体状况,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追踪老人发病史,预测老人未来突发状况,及时为老人诊治等纵深介入。金康·万安老年公寓不仅拥有现代化医疗养老设施,在着手打造二级专科医院的同时,加强专科建设方面的力度,为医养结合的发展提供医疗保障。通过提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使老人能够得到及时、便利、权威的医疗服务。有效解决老人养老、就医双重问题,不仅让老人“老有所养”,更让老人“老有所医”,真正实现医养结合、医养互补。

老有所养 老有所乐

子女如何尽孝,老人又该如何正确看待子女尽孝、如何自我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原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城乡建设》杂志主编张德贞以“老年人对孝道的时代认知及精神养老的自我升华”为题,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向现场的老年人谈谈自己对养老的见解。在讲解中,通过一个个翔实的事例,从爱的不对称性、隐蔽的成本效益性和亲情的疏离性这三点解读对孝道的理性认识。为在场的听众讲解现实中存在的孝与不孝的现实与误解,帮助老年人认识和了解自己感觉所谓的儿女不孝顺的原因,帮助老年人走出心理误区,打开心扉从居家养老慢慢向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转变。

活动现场,北京理工华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家庭健康服务机器人亮相论坛,简单小巧的外观,精致的配色,丰富独特的功能使得机器人更具有科技感,其安装有多种传感器,连接第三方健康监测设备,可陪伴家庭成员尤其是老人、进行健康监测及医疗平台连接。同时,另一款下肢康复外骨骼轮椅主要针对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中锋偏瘫患者等腿部有问题的人群,帮助他们进行腿部康复锻炼和出行,实现了传统轮椅在功能上的跨越。

论坛经过三位专家从不同方面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让在场人员对老龄产业发展方向和老年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最后,到场嘉宾与听众在一场愉快的抽奖环节中结束了本次论坛的所有是事项。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