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王海防
实 习 生 刘莹莹
行走在我市城区的大街小巷,处处都是令人欣喜的变化:拥堵不堪的街道小巷通畅了,乱摆乱放的流动摊点少了,沿街立面干净整洁了……每一处变化,都是文明的渗透。作为城市管理的主要力量,市城建监察支队强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员参与 营造“创文”氛围
为确保全市文明创建工作整体推进、深入开展,市城建监察支队成立了以支队长为组长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为便于快捷指挥,支队党委办班子成员实施区域分包制度,分别到负责的区域监督各项“创文”工作的落实。同时,制订切实可行的创建行动城市管理方案,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制和督查机制,对工作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落实了相应的责任人,形成了全市城市管理部门上下齐心协力,高效管理,共创文明城市的良好格局。
为在全市营造“创文”氛围,支队召开了文明创建动员大会,组织开展了文明志愿者活动启动仪式,印制下发“创文”宣传资料1万多份,制作宣传展板和条幅600块(条),为宣传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充分利用“三台一报”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同步宣传,把“创文”行动指南、“创文”整治成果、志愿服务活动等通过媒体全方位报道,累计发布各类信息、稿件300余(条)篇,营造了浓厚的“创文”氛围。
深化管理 打造“创文”亮点
市城建监察支队领导班子分包市、区大队,充分发挥牵头带动作用,组织市、区各级城管大队统一工作时间,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不间断巡查管理,早、中、晚错时执法、定人定岗定责任,进一步提升市容管理成效;杜绝早市摊点钻漏投机、农贸市场扎堆外溢经营等现象的产生;为防止夜市游荡经营现象反弹,设立专人定岗督察,对重点路段进行重点监督管理,确保不留管理空当。
近期,市城建监察支队各大队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配合各街道办事处及志愿者,就“门前三包”落实情况开展不定期联合整治,开展150人以上联合整治7次,下发整改通知书40余份,责令停业整改15家,暂扣违法经营物品120余件,规范非机动车摆放1700余辆,清理临街商店玻璃橱窗乱贴乱挂1100余处。
9月初正是我市中小学开学的时间,支队各大队配备专人定岗各校区周边,重点治理学校周边市容环境问题,杜绝占道经营、出店经营、叫卖经营、流动性经营现象,及时解决校园周边的各种问题,在广大学生和家长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在“创文”工作中,市城建监察支队还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支队400名志愿者累计参与活动60余次,定期开展“文明交通服务”“社区服务” “志愿者进学校”等主题实践活动,营造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专项整治 美化生活环境
为巩固“创文”成果,针对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等问题,市城建监察支队联合市、区执法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集中力量开展整治占道经营、流动经营、沿街门脸等活动,清理各类违章两万余处,累计规范门头招牌700余处,拆除破旧违建户外广告190余处;大力推行“门前三包”专项治理行动,协调市区管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共张贴“门前三包责任牌”8000余份,依法暂扣违规门店摆放商品760余件, 使“门前三包”工作实现了全覆盖。
在“创文”工作中,市城建监察支队还开展了小广告专项整治活动。组织管理人员对全市开展拉网式排查,随时清理公交站点、路灯杆、路牌、墙体等设施上的小广告9000余处。同时,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在小广告较为密集的区域,设置了200处便民信息栏,规范市民张贴行为。
市城建监察支队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机动车、“僵尸车”、违规停车等现象进行治理;对随意停放的非机动车、摩托车进行规范,引导车主正确、有序停放车辆。一系列举措有效推进了文明创建工作,规范了道路交通秩序,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