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地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11月29日 星期

交通条件改善 出行更加便捷

虽有私家车,但是张新丽喜欢绿色出行,平时以公交车、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旭

过去五年里,漯河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市民张新丽看来,最大的改变就是交通越来越便捷。

交通改善 出行方便

52岁的张新丽,家住市区海河路与泰山路交叉口附近一小区。

近一年多来,张新丽宅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更多的时间选择出门逛街、游玩。这首先得益于市区公共交通的改善。

“自从101、105等新型公交开通后,不仅站点多、坐车方便,而且乘车舒适度明显提高,车厢宽敞,冬暖夏凉,又稳又快。一句话,坐公交从受罪变成了享受。”11月27日,张新丽对记者说。

除了乘坐公交,张新丽还学会了使用公益自行车。只要拿出卡片一刷,就能够解锁身边最近的公益自行车,到目的地后在合适地方停放即可。

张新丽说:“这种过去难以想象的便捷,如今成了习以为常。”

张新丽最大的爱好是旅游,而四通八达的高铁满足了她的这一爱好。前段时间,她乘坐高铁去西安旅游,路上只花了不到四个小时。

“漯河的交通,不仅市内方便,外出也方便。”张新丽说。

绿色出行 成为首选

五年前,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五年来,漯河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显著提高,绿色出行已成为市民生活中的新常态。张新丽对此有着切身的感受。

“外出的次数虽然多了,但我大多选择绿色方式出行。有时候孩子们要开车带我出去转转,我会说咱们坐公交去。”张新丽告诉记者,“我还经常骑车去市郊的生态园玩。一路上都是风景。现在咱们漯河的环境真是太美了!”

期待立体交通体系

建设交通强国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宏伟目标。这使得张新丽对漯河今后的交通发展更有信心。

“咱们漯河地处中原,区位优势明显,陆路交通有着很好的基础,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来一定会变得更好。”张新丽对记者说,“我的梦想是漯河早日建立起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给咱老百姓出行提供更多、更优选择。”

对于市区的交通状况,张新丽还提了几条建议。

张新丽说,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从城市规划和道路升级改造入手,彻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建设立体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问题。

“期待漯河公交早日全面进入一元时代。”张新丽说,让市民在出行时有更多幸福感。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