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晓玉
喉咙干疼,牙龈肿胀,嘴边总起疙瘩,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这些“上火”的症状让人倍感难受。冬季更容易上火,让很多人不太理解。如何防止冬季“上火”,记者进行了采访。
这些“上火”症状你中招了吗
谈到冬季身体出现“上火”的症状,很多人表示深有体会。“得有一个月时间了,每天喝几大杯水,还是天天喉咙疼。尤其是早上刚起床那会儿,感觉喉咙肿的连口水都咽不下去。吃了两天泻火药,当时好一点儿,药一停还是老样子。”家住市区海河小区的张平说。
“口腔溃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吃饭简直成了人生最痛苦的经历,求防口腔溃疡的秘方!”12月12日,网友“格格”在朋友圈发帖称。
采访中,市民陈先生表示,最近持续便秘让他苦不堪言。最爱吃的辣椒已经戒掉,每天喝泻火茶,但效果并不明显。“天这么冷,咋还容易上火呢?像这种小毛病,如果去医院看显得小题大做了,不去看又确实让人难受,怎么调理才能预防上火呢?”陈先生无奈地问。
冬季“上火”原因多
针对冬季易上火的情况,市中医院医务科副主任医师袁文涛表示,最近,医院来了很多因“上火”就医的患者,肛肠科最近每天都有20多个因便秘就医的人。冬季易上火,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天一冷人们喜欢吃火锅、涮羊肉等,牛羊肉本身偏温,吃后体内容易积热,造成“上火”;开暖气导致室内空间干燥,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上火”的症状;冷空气伤阳气,也是“上火”的诱因。
“如果出现便秘、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不太严重的话,应该从饮食上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多喝水。梨、柚子、白萝卜、苦瓜等食物有降火的功能。如果持续出现口渴心烦,溃烂疼痛,鼻腔出血,面部痤疮,急躁易怒,耳鸣、失眠等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袁医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