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平
冬至前一晚,老乡老范问:咱冬至咋过?我说,家乡人都在吃饺子,咱也包饺子吃。
我们都来自河南,在广州一铜铝厂打工。异乡的打工生活,每天除了米饭还是米饭,这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吃面长大的河南人来说真是吃腻了。
第二天天不亮我就起床,跑几里地到集市上去割肉买菜。
工厂位于郊区,荒山野岭的,因有十多家铜铝厂的员工要吃喝,早晨才有几个卖早点的小商贩。我跑到小集市时卖肉的还没来,我先买些葱、姜、蒜、芫荽等配菜。冬天吃饺子最好是萝卜猪肉馅,当地的白萝卜水分大,没味道,还是家乡的青萝卜好吃又有味,可远水难解近渴,只好用白萝卜了。我把青菜买好,卖肉的小伙才来。他问我要哪儿的肉,我说五花肉,肥瘦四六开的。他很高兴,因为平常没人肯要肥的。
我满意地拎着菜和肉回到厂里。中午吃过午饭就急忙回到宿舍,老范也赶来帮忙。我切肉剁馅,他淘洗青菜,把萝卜洗干净切成片放进锅里煮,又把洗净的姜葱切碎先放到一边。把萝卜捞出来挤干水分团成团,同切碎的猪肉、姜、葱等掺和在一起剁。随着菜刀的“啪啪”声,馅剁好了。老范把两个鸡蛋、酱油、十三香等放进去搅匀,顿时香气四溢。
下午五点半下班。为了早点回去包饺子,我五点向班长请了假。回到宿舍,老范和老乡小刘正在和面。老范擀饺子皮,我和小刘包饺子。都是长年在外打工的大老爷们,在家里哪干过这精细的厨艺活?我们难免显得笨手笨脚,老范擀的饺子皮又厚又大,包出的饺子一点也不小巧精致,倒像油炸小菜角。
下班时间很快到了,我们挨个给老乡们打电话:“今天是冬至,来吃家乡手工饺呀。”一听说吃饺子,老乡们都高兴坏了,有的搬啤酒,有的拎白酒。老乡们能够聚一聚、热闹一下,怎么能不高兴呢?
白里透亮的饺子终于出锅了。把葱、蒜、芫荽、老抽、陈醋、香油拌成佐料,大家兴奋地把饺子抢到各自碗里,蘸着佐料美美吃起来。那馋相,像小孩一样,让人禁不住发笑。大家吃着饺子喝着酒,说着笑着,其乐融融。
虽然冬至不能和家人一起围着火炉吃饺子,但能在异乡吃上冬至的饺子,这本身就是一件难忘和值得回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