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 光
实 习 生 李 潘
2月13日上午,到干河陈村过年的北京语言大学十几名外国留学生,相约来到许慎文化园参观了解许慎、《说文解字》和汉字的演变发展。他们说,汉语博大精深,学习汉语应该从了解许慎开始。
了解汉字的产生和发展
2月13日上午9点半,天气晴好,许慎文化园迎来了十几位外国留学生。
在80米长的汉字大道前,讲解员向留学生们介绍了汉字的发展史。汉字大道由南向北依次镌刻远古符号、甲骨文、金文、简帛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和3000个常用汉字,依次呈献了汉字的产生、演变、发展的过程。留学生们缓缓向前走,仔细了解汉字的演化历程。留学生们发现,他们看到的汉字越来越熟悉,渐渐有了认识的字,有人还读了出来,显得很兴奋。
“万、年、作、大,这些字我都认识。”来自墨西哥的留学生安德丽亚,指着汉字大道上的《北魏杨大眼造像记》高兴地说。陪同参观的干河陈村村民曹桂花又指了一些字,和她一起辨认。
在说文馆前,解说员向留学生们讲解了许慎的生平,以及《说文解字》的创作过程。留学生们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看见汉字,和小孩子学习认字的感觉是一样的。”曹桂花告诉记者,虽然对很多汉字还不太了解,但留学生们都很努力,学习劲头很足。
感慨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在许慎墓前,留学生们又被象形字展板吸引住了。
“‘自’字的象形字就像一个鼻子,是指鼻子的意思,最初是表示本人、己身。‘信’的象形字表示一个人在说话,最初的意思是言而有信。‘见’的繁体字上面是‘目’,下面是‘人’,意思是‘引人注目’。这样写的意思是在奴隶社会,奴隶不能抬头,看主人的时候眼睛要侧过来……”讲解员说。
听了讲解,不少留学生们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来自阿根廷的贾思东说:“这是我第一次了解许慎。以前对他不太了解,现在我感觉许慎这个人很了不起。”来自哥伦比亚的斯蒂安告诉记者,以前听说过许慎文化,没想到现在居然来到了他的故乡。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他非常喜欢。
“学习汉字文化,首先要了解许慎和《说文解字》。”来自泰国的留学生彭思梅,在泰国学习过4年汉语,后在北京又学习了一年古汉语。他不仅汉语说得流利,而且对中国古代文化兴趣浓厚。
来自墨西哥的安德丽亚,在左臂上纹了四个篆体字“不畏艰险”。她告诉记者,这四个字的寓意很好,她非常喜欢。她还希望这四个字能在新年里带给她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