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景
每年的二月二龙抬头,村里都要筹办庙会,最重要的是请上一台大戏,唱足三天三夜,也是乡村辛苦劳作一年的人们在春闲时的娱乐生活与精神慰藉。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文化的普及,庙会不再是民间风俗,已演变成走亲访友、娱乐休闲、物资采购为主的地方性的民众节日活动。
看大戏
庙会,会因庙而生,因戏而盛。木质戏台在庙前空地一搭,“打闹台”的锣鼓一敲,四里八乡的乡亲就像过年一样纷沓而至。
老家最盛行的是豫剧,当然还有曲剧和越调。在锣鼓钹铙的打击声中,唱戏的演员身着五颜六色的戏服,脚蹬登云靴,或踩着绣花鞋,踏着拍子,踱步来到舞台前,浑厚清亮的唱嗓一开,庄稼人的质朴热情就全在一片叫“好”声里。台上珠翠闪耀,水袖轻舞,台下如痴如醉,并随剧情的发展时而欢喜,时而悲怆。
戏如人生,凝聚人生百态,蕴涵真善美。父辈识文断字的人不多,他们无法通过阅读了解外部世界,便把生活中的耕耘劳作,孤寂郁闷,全部融入戏曲中,更会不断教导孩子要正直、要孝道、要爱国、要奋斗。
现在电视台的梨园春,村子里的广场舞,极大丰富了乡村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可是赶庙会,近距离地看场戏,仍是他们萦绕在心头的情结。
走亲戚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来说,赶会更像是一种仪式,而走亲戚是赶会绕不开的话题。我一直觉得“走”字比较贴切,亲戚朋友之间是需要经常走动的。春节的时候亲戚多,走不过来,就借着开春后的庙会和七大姑、八大姨还有老姑奶、舅姥娘、表妗子等聚在一起唠唠家长里短,诉说一下彼此的挂念。
母亲对庙会的重视程度不亚于春节,提前一天就开始准备待客的饭菜。美味的自摊煎饼必不可少,切上大块的牛肉,足足备上八大碗的菜,还要烧好用料十足的羊肉胡辣汤。
而对于长大的年轻人来说,不断地涌向大城市,有一天乡村也会最终变成城市,当我们再也不需要甚至不在意赶会走亲戚这件事情时,它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或许被其他新的形式所替代了。
买东西
虽然现在经济发展迅猛,基本每个村庄都有超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不用出村了,大部分的家庭也购置了小汽车,去县城购物也很方便,但一些家庭主妇和老人还是喜欢到庙会上买东西。
老人赶庙会时购置农具、用品已经成了习惯,觉得方便实惠,而中年妇女则倾向于讨价还价的乐趣,如同高手过招,若是以较低的价格淘上几件物品,便是满满的欢喜。
庙会上除了衣帽鞋袜,锅碗瓢盆,也会意外遇到一些老的手艺活儿,如手工编的竹筛子,高粱穗的笤帚,纳制的鞋垫,刨的擀面杖……或许这些来自因长年粗重劳动而手指变形、身材佝偻的老人之手,虽耗时靡烦,收入微薄,仍不改其心。不起眼的手工物品在阳光里愈加沉静,不由想到器物之心,想到工匠精神,想到历史久远的技艺传承。
吃小吃
庙会最佳的标配小吃是包子、油馍、胡辣汤。包子,以牛肉为佳,煎至金黄,个个带着薄薄的霜花;胡辣汤,以挂有清真牌子的为好,美味又放心;而油馍,细小的面团经过拉伸和热油的炸制,变得外焦里软。看戏之余,吃着包子、油馍、胡辣汤,也是一大乐事。
孩子们的兴趣在其他小吃上,不过往往会觉得戏台周边的炒凉粉比别处香出许多,当然还有棉花糖、冰激凌、烤香肠、糖葫芦等。会场一角还有卖草莓的,新鲜欲滴的红色,仿佛春天的温度。而我总要在庙会买一些豌豆黄、老柿饼才觉得满足。
新看点
这两年,在庙会上常看到“法制宣传大篷车”的身影,挂条幅,设展台,发册子,解答问题,让赶会的乡亲在娱乐的同时也了解到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传统庙会赋予了新的意义。
也常常看到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把招聘现场搬到了庙会上。返乡农民工通过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也缓解了企业节后的用工压力。
庙会文化是古老的中国民俗文化活动,它是一种极其复杂、古老而又新鲜的社会文化现象,充分反映了农民群众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态势。
根在这里,心在这里。我们继承优秀传统,也随时代发展一路向前,不断融入新的元素,不管你在哪里,空闲的时候别忘记回老家陪爸妈赶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