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退休教师,退休后,她自学钢琴、练习书法、阅读书籍,每天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她就是73岁的魏筑生。4月29日,在魏筑生家中,记者采访了这位老人,了解她充实的老年生活。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A
心态阳光 乐观从容
4月29日,记者来到魏筑生家采访时,被热情地让了进来。魏筑生一头花白的头发,神采奕奕,走起路来步伐轻快。如果不是老人告知,记者很难看出她已经73岁了。
退休前,魏筑生是一位中学物理老师。提起教师职业,魏筑生打开了话匣子。“因为成绩优异,我15岁就被当地县城的师范学校破格录取。学校离家30公里,我每周都要带着干粮,步行往返于学校与家,单程就要6个小时左右。”魏筑生说,虽然条件艰苦,但出于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她一点都不觉得累。“1961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学校被迫关门,学生们都被解散回家,我也提前结束了学业,虽然后来在岗位也经常外出参加培训,但这成了我终生的遗憾,上学没有上够。”
即使在艰苦的条件下,魏筑生依然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当时条件差,没有钱买衣服,但我并不悲观,而是苦中作乐——自己做,几个孩子的衣服都是我做的。在外面看见谁穿的衣服好看了,就悄悄记下款式,买来布后,测量、设计、裁剪、缝制,穿上可漂亮了,大家都称赞不已。”魏筑生自豪地说,虽然没有学过裁剪,但她做的衣服却得到了众人的一致称赞,“现在女儿的衣柜里还有一件我做的裙子。”
B
自学乐谱 弹奏钢琴
魏筑生告诉记者,她喜欢音乐,尤其对风琴、钢琴等乐器情有独钟。“学生时代没有开设音乐课,工作后一直忙于工作和家庭,这个梦想一直被搁置着。”说到尽兴处,老人像演讲一样,情绪高亢。得知她的音乐梦想后,2013年,儿子为她购买了一架钢琴。
“人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这是魏筑生的人生信条,也始终贯穿在她的工作和生活中。买来钢琴教程的书籍,认真研习五线谱,练习钢琴指法……零基础的魏筑生在66岁那年,开始了音乐学习之路。“翻开入门教程,自己一点点地摸索、学习、练习,在网上观看视频教程。”魏筑生说,为了防止自学钢琴知识出现错误,她专门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钢琴班。“当时我还要照看孙女,就挤出时间去听课,听课的目的就是确认自己掌握的知识是正确的,然后回家慢慢练习。”
现在,《送别》《小城故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曲目,魏筑生不看琴谱就能熟练地弹出来。采访中,魏筑生来到钢琴前,优雅地坐在一个方凳上,随着双手按下钢琴键,一曲《送别》奏出,优美的旋律令人沉醉其中。
如今,除了练习钢琴,魏筑生还要抽空练习书法、阅读书籍,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即使外出旅游,她也要带上笔墨,抽空练字。“我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情。”魏筑生说,她要与时间赛跑,让自己的人生更充实。
C
治家有方 家庭和睦
待人要真诚,而且突出“真”字;对待领导和同事,要学会换位思考;做人要谦虚、谨慎……多年来,魏筑生一直奉行着这样的做人原则,并且以此教育子女们。在她的教育下,三个子女个个出类拔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表现优异。“为了锻炼儿子的毅力,儿子上学放暑假时,我让他去磷肥厂卸碳包,浑身上下都黑乎乎的,而且被汗水浸透。但不得不说,这些经历成了他人生的一笔财富。”魏筑生说。
除了母亲,魏筑生还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孩子们有什么事情都会向我倾诉。”魏筑生说,“有一次,我听到女儿接电话时跟领导起了争执,就在旁边默默地听她打完电话。挂上电话,我问清楚事情原委,当场帮女儿分析,指出女儿的错误。我经常教育他们‘错了就是错了,不要狡辩。’”
“有一次,女儿回来对我说,在外面遇到推车卖菜的菜农,不要跟他们讲价钱,遇到天黑还没有卖完,能买完就买完,让他们早点回家……”魏筑生说,听完女儿的话,她很欣慰。
在魏筑生看来,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儿女孝顺,一家人相处得亲密无间。“我有这么孝顺的子女、媳妇,实在是很幸福。”魏筑生笑容满面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