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张晓甫
金山路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展板非常醒目;董庄社区里,平坦整洁的街道旁绿意盎然……
5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切实感受到了这里浓厚的“创文”氛围,看到了“创文”工作结出的累累硕果。
“沙河岸边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家住淞江路一小区的王先生,每天都会到河堤上转两圈,他对沙河岸边景色的飞速变化感受颇深。
“相信这里很快就会成为又一个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王先生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他要为我市的“创文”工作点赞。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是一片空地建新城。这里的‘创文’工作,要提前做好城乡布局一体、产业融合链接等工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彦民说。
据介绍,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加快临港产业园现代物流核心区建设,抓好漯河港等项目建设;加快区域高端服务区建设,积极引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产业。
同时,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有序推动城乡公共设施共建、共享、共用。
记者了解到,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在镇区开展背街背巷治理,减少垃圾乱扔、摊贩乱摆、广告乱贴、棚架乱搭等不文明现象。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