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漯河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8年6月6日 星期

路口敲车窗义卖 这事你咋看


□文/图 本报记者 陶小敏

6月3日,网友“蓝影”在朋友圈发消息称:“车停着等红绿灯,忽然有人敲车窗让献爱心……真的是脸皮薄,不好意思拒绝,但他们卖的东西我是真不需要。”

网友“气球”:有一次在成都街头,一个小姑娘卖气球,直接扑到我身上,本不想买,但无法脱身,只得买后走开。

网友“皮皮狗”:爱心都是自愿捐助的。这种打着义卖的名义,但强制别人献爱心的行为,真让人不太舒服。

6月5日,记者联系到了网友“蓝影”。她告诉记者,6月3日中午,在市区岷江路与祁山路交叉口,她停车等红绿灯时,有人敲车窗,是一位50多岁的女子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女子表示,她带孩子在外面进行义卖,孩子辛苦半天了,希望她能献一份爱心。眼看绿灯就要亮,网友“蓝影”也急着走,就递给对方3块钱,买了义卖物品。

“我拿到义卖物品一看,是一套尺规套装,上面还印有一个培训机构的名字和宣传语。”网友“蓝影”认为,献爱心不是不可以,但如果有人借孩子博取同情、甚至借义卖宣传自己,则很不可取。此外,在路上敲车窗的行为也不安全。

对此,不少网友也发表了看法。网友“遥远的笛音”表示,爱心义卖应该说明义卖形式和目的,同时遵循自愿原则,不可勉强对方;此外,爱心义卖与自我宣传也应当有所区分,不能混淆概念。

采访

网友买下的义卖物品

原帖

跟帖


上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