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生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6月7日 星期

又是一年麦收忙


□周桂梅

又是一年麦收忙。村里热心助人的老党员李富贵早早联系三辆收割机,这下村民们就不用慌了,收割机停在家门口,心里就踏实了许多,明天准备开镰割麦。

说起这位老党员李富贵,大家都称他为“老好人”。以前村民称他为“庄稼通”,现在称他为“小灵通”。只要麦子快要成熟时,他就在地里来回转悠,回家后第一时间通知村民,麦子已经熟透,收割的日子已经临近。

第二天,三辆收割机分布在三块麦田里,不到半天工夫,百十亩麦子已经顺利收割完毕。这三辆收割机的车主吃住都在李富贵家里,只要收割机开进地里,割不完就休息不成,这可苦了司机们,不过村民省劲了。村民们都希望赶紧把麦子收割完毕,好播种玉米。大家把这个想法告诉李富贵后,他又领联系来几辆大型收割机。

我们村一共有1000多亩小麦,十几辆大型收割机,一共用了一天半的时间,这些麦子全部收割完毕。

第三天开始播种玉米,广阔的田野里到处都是机器的轰鸣声。村民们只要把化肥拉到田间地头,玉米种子备足就可以了。化肥和玉米种子都由司机提前调好播种量,农户就不用操心了,一个小时左右就万事大吉。

第四天,开始喷洒除草剂,这一遍除草剂喷洒完后,就等待着风调雨顺盼丰收了。这短短的四天就“麦罢”了,比起过去就像做梦一样,简直不敢相信会有这么一天。

记得30年前的收麦季节,每天凌晨四点多就起床开始磨镰刀。趁清晨温度不太高,开始一垄一垄割麦,大概割到上午九点多的时候,实在感觉饿了,才想起回家吃饭。

吃完饭以后,男人开始用架子车拉麦子,女人继续割麦。那时已经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平均每人一亩多地,自种自收。如果家里青壮劳力多,一天能割两亩地。如果家里青壮劳力少,一天只能割半亩地。

那时我家6口人9亩地,需要一周时间才能把麦子割完,割完后,把拉回来的麦子先堆在麦场上准备碾场。当时堂兄当兵复员回来,年轻气盛有眼光,便买下一台12匹的小型手扶拖拉机,每年他开着这辆手扶拖拉机给村民解决了打麦难的问题。

碾完麦子后,开始起场、翻场、扬场、经过这几道程序,才变成了颗颗麦粒,然后晒干收藏。半个月后,全村的麦子基本碾完,就开始把麦秸垛起来,可供冬天烧锅用。如果碰到阴雨天,往往持续一个月才能把麦子收割完毕。

这期间,村民们一边打麦一边耕种,这就是三夏麦忙季节的抢收抢种。当时有句俗语说,麦收一季,人人脱层皮。可见当时的农民是何等的辛苦,想想过去再看看现在,大型收割机解决了农民种地难的历史,也充分体现了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在不知不觉中,麦收季节就这样一晃而过了。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