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档有近70部影片相继上映。这么多影片让影迷们挑花了眼,不少人在走进电影院前都会先参考电影评分网站的评分,以免花冤枉钱。
然而,暑期档在映的影片在不同平台的评分却不尽相同,有些甚至在一个网站上被评为好片,在另一个网站上却不幸沦为烂片。究竟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如何才能在走进电影院之前通过评分网站选到适合自己的影片呢?
影市现象
电影评分冰火两重天
不同平台竟相差4.5分
如今口碑成为观众是否走进影院的关键指标。不少观众看电影之前都要先查询影片在评分网站的评分,再考虑是否买票进影院。然而记者发现,同样的影片在不同平台上的评分却有很大差异。
以目前在映的暑期档影片为例,除了《超人总动员2》《生存家族》《复仇者联盟3》这几部影片在各大网站的评分差别在1分之内,其余在映的影片均有较大差异。纪录片《您一定不要错过》在猫眼和淘票票上都是9.4分,在豆瓣上的评分只有6.9分。喜剧片《龙虾刑警》在猫眼和淘票票上都是7分以上,而豆瓣只有5.1分。小沈阳执导的《猛虫过江》和冯巩执导的《幸福马上来》则差距更大,前者在猫眼和淘票票上分别为7.9分和8.2分的高分,而在豆瓣上却只有3.7分;后者的落差基本雷同。
此外,今年豆瓣评分6分以上,打分人数在一万人以上的国产片,这些影片无论在豆瓣上得到什么样的评分,在猫眼和淘票票上都能拿到8分或者9分以上的高分。
原因分析
平台定位各不同
商业因素影响大
同样一部影片,为何在豆瓣、猫眼、淘票票三大平台上有如此之大的评分差异?业内人士认为,这和平台的定位有很大关系。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评论家张颐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豆瓣用户相对来说偏文艺一些,猫眼及淘票票票务平台则偏向娱乐性。因此,票务平台上的电影评分,尤其是公映的片子总体偏高。这其中的商业因素是无法排除的,毕竟是票务平台,商业性因素在电影评分中发挥作用是有可能的。而评分多少从某种程度上是与该网站与业界的联系有关。张颐武认为:“现在的评分平台和业界都有联系,业界在对平台的投资和介入都会影响到评分的多少。这些平台从终端向上游活动的力度也很大,而且他们跟院线也有不同的合作关系,这些东西都会影响到评分,不可能一致。”
挑片支招
找准自己的类型定位
观影前多翻评论内容
作为普通观众肯定搞不清楚简单评分背后的复杂性,那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评分才准确呢?业内人士认为,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是什么用户就去什么平台,这样参照的评分系统才相对准确。
张颐武认为口碑是见仁见智的,仅供参考:“有些用户和平台的定位比较吻合,那就会相对准确一些,如果你对于平台的口碑比较陌生,那么就会不准确。”张颐武表示,豆瓣是个文艺爱好者比较集中的地方,所以显得声音很大,其实很多豆瓣评分高的影片不见得在票房上有很好的成绩。他举例说:“《前任3》拿了那么多票房,但在豆瓣上评分很差,不过出来之后效果很好啊,很多非文艺青年都觉得很好看。所以还是要先确定好自己是什么类型的用户,明确自己的定位之后才能在相应的平台上找到评分相对吻合的电影。”
此外,还要多花些时间做做功课,不要单纯地被分数左右,“看电影之前多翻一翻评论的内容,哪些是看过电影才发表评论的,哪些是刷分的,其实很好判断,只要用点时间,花一点心思都可以分辨出来”。
据《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