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朱 红
见习记者 党梦琦
家住临颍县石桥乡桥南村的张中停,今年47岁,肢体三级残疾。他身残志坚,依靠自己的双手,撑起了自己的小家。7月28日,记者采访了他。
一针一线,认真修鞋
记者见到张中停时,他正在石桥乡赶庚会。张中停的小摊上,摆着一个修鞋用的机器,一个小木箱,还有几双顾客等着修的凉鞋。
只见他认真地摆弄着手上的鞋,一针一线在他手里来回穿梭。不时还用鞋胶将边缘粘一下。不一会儿,一双鞋便修补完成,看上去完好如初。
“这个也是你的吗?”记者指着他面前一个写着“配钥匙修拉锁”的小箱子问。张中停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这是我新学的。光修鞋挣不了多少,多一项业务多点生意不是。”
修鞋手艺好,价格公道
张中停患过小儿麻痹症,身材矮小,仅有1.4米高。妻子张改丽也是一名残疾人,只能在家里做些扫地、洗衣服之类的小活。家里还有80岁的父亲和正上四年级的9岁儿子。家里的地,也包给了别人。作为家中顶梁柱的他,深知一家老小都等着他去照顾。
“我只有初中学历,身体还这样,出去打工是不行的。”张中停说,“虽说自己是残疾人,干不了地里的活,但可以学个技术养活自己,不能光等着别人来救助。”
2004年,张中停在赶庚会时看到一个修鞋摊,觉得这项手艺好上手,而且适合自己干。
下定决心后,张中停一次又一次地跟着人家赶庚会,看别人怎么修,默默地用心学,最终学会了修鞋。之后,除了下雨天,张中停每天都骑着三轮车到石桥乡各村赶庚会。他修鞋的手艺好,价格又公道,十里八乡都很有名。
获赠一辆电动三轮车
“这个车是去年正月的时候,村里帮忙协调农信社给我捐赠的,这样我出去赶庚会就省了不少劲儿。”张中停高兴地指着小摊旁边停着的电动三轮车对记者说。
“中停是个很坚强的人,虽然身体有残疾,但他从来没有‘靠着墙根晒太阳’,而是学了一门手艺,努力挣钱养活一家人。他天天都往庚会上跑,很上进。”桥南村支书史保昌说。
如今,张中停一家人的生活还不富裕,但已经很不错的。
张中停对记者说,他对自己还不满意,想着有机会再学习其他技术,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让家里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