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晓晓
7月27日,家住市区柳江路附近的市民乔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在超市购买的散装速冻汤圆回家煮了半个小时也没有煮熟,这让他对散装食品的安全很担忧。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乔先生。乔先生告诉记者,7月26日晚上,女儿想吃汤圆,他就在家附近的一小型超市购买了6元钱的散装汤圆。
“平时汤圆煮8分钟左右就熟了,这次煮8分钟后,馅还是硬的。最后怎么煮,馅都是硬的。”乔先生说。
当天晚上,乔先生拿着煮不熟的汤圆找到该超市。
“超市老板说应该是这段时间频繁停电,汤圆被反复解冻的原因,随后超市老板把冰柜内剩的汤圆下架了。”乔先生说。由于解决问题的态度好,乔先生不再追究,但散装速冻食品的安全,让乔先生不免担心。
随后,记者走访了市区一些中小型超市,发现散装速冻食品的安全问题还真不少。不少散装速冻食品直接装在冰柜内,不仅没有包装,也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当记者问超市的工作人员为何没有这些信息时,工作人员称,超市在进货时都备注的有。
“这些东西基本每个超市都有,买的人也多,应该不会有啥问题。”正在购买散装丸子的刘女士说。
针对散装食品的安全保障问题,记者咨询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市民在购买过程中遇到食品质量问题,可及时反馈,并要求商家提供产品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和供货商的营业执照及食品生产许可证。
“速冻食品首先要保证低温冷藏,不能过期,虽是散装的速冻食品,但也有外包装,只是分开放在容器内了。我们会随机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抽检,市民购买时要去大型、正规的超市购买。”该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