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读书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9月6日 星期
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首度联袂推出《好好读书》
阅读不能满足于浅,也不要怕深

《好好读书》
麦家 等 著
北京联合出版社
苏童
麦家
阿来
马家辉

恐怕每个人都遇到过这个问题:碎片阅读时代,我们应该读什么书?如何让我们读过的书,变成我们人生的财富?近日,由著名作家麦家发起,联袂另外三位知名作家苏童、阿来、马家辉,带来全新作品《好好读书》,让人耳目一新。四位文学大家从自己的私人书单里共精心挑选20本,用他们半生阅读经验,为你解读世界经典名著,用别具一格的眼光,探讨人性、命运、梦想和欲望。

1

四位文学大家 首度联袂

本书是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四位著名作家首度联袂之作。他们在写作上各具特色,成就斐然。这四位是如何组合起来的呢?原来,是麦家发起的。麦家说:“我邀请的三位好友,有两位拿到过中国文学最高奖茅盾文学奖,没有拿‘茅奖’的马家辉,他的第一部小说《龙头凤尾》迄今已经摘取台北书展大奖等12个文学奖。我们在阅读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希望能分享给大家,尤其是年轻人。”

谈到阅读,麦家直言不讳:“现在阅读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但大部分人的阅读我觉得是一种浅阅读,浏览性的阅读。这次我和几位老友联合打造这本书,既是对自己文学的某些总结,也是为了和年轻人分享一些我们的经验和对人生的思考。我们不能一味满足于浅,也不要害怕深,浅了就薄了,有点儿深度其实是一种硬度,年轻人总归是需要的。”他认为,《好好读书》给大家磨了一把步入经典、享受经典的钥匙。

2

作品导读+名家解读模式

关于阅读,苏童说:“读书是我最大的积累,没有第二种选择。”马家辉曾把阅读比喻成一场妙不可言的旅行:“阅读是人与书,与作者相遇,山一程水一程,同行一般,美好不下于旅行。”阿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读书观,他说:“我阅读是随时随地,只要有条件,是每天一定要进行的事情。坦白说,写作有的时候更像是本职行为,而阅读则主要是跟自我的灵魂有关。” 本书收录了20部经典名著解读,每部经典,先有一篇导读介绍作品内容、背景等必要知识,帮助读者熟悉作品,再由四位名家从多个维度深度解读。解读的作品题材广泛,既有对脍炙人口的作品《小王子》《老人与海》《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解读,又有对《朗读者》《寂静的春天》《我弥留之际》等不为常人所熟识的作品的解读。

比如,苏童解读的5部作品中,有两部爱情主题的作品:《包法利夫人》《霍乱时期的爱情》。谈到为何推荐这两部作品时,他说:“《包法利夫人》是一部学习写作的宝典,而且久经时间考验和沉淀。很多小说说来说去就写人,但是在一部书里头,能把人这个问题基本上包罗万象地写出来的,也不多。而且关键是福楼拜用了一个精准的文字体量,去讲完了这么一个故事。它是好读的,很好看的一本书。《霍乱时期的爱情》出自大天才马尔克斯之手,背后依然有他那种很有规律的想象力,其中人物的刻画、对话的细节,那种有点欧洲范的精雕细刻的写实笔法,跟《百年孤独》大开大合的快节奏是完全不同的。”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四位文学大家从专业写作者的角度,深度剖析创作手法,以通俗的语言娓娓道来,读什么经典、如何读懂、写什么故事、如何写作。经过这样的熏陶,或许,读者也能像他们一样,从“读”开始,练出自己的好文笔。

据《广州日报》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