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读书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1月9日 星期

阎连科:我是谁的陌生人?

阎连科

阎连科 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今年8月,阎连科《田湖的孩子》出版,这本书中,阎连科以自述性的童年书写回顾了自己年少的生活,追忆自己的童年、少年,回望乡土故园,寻觅自己人生最深层的情感体验和最基本的生命底色。

在谈到这部作品创作的过程,阎连科说,《田湖的孩子》不一定是自己人生最好的作品,但它一定是最好看的作品之一,因为这是“我最直接、最想和读者交流的一本书”。

■作者简介

阎连科,1958年出生于河南洛阳嵩县田湖瑶沟,毕业于河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著名作家,被誉为“荒诞现实主义大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代表作有《日光流年》《受活》《丁庄梦》《风雅颂》《四书》《炸裂志》等。

1

我的写作从模仿开始

我一生都在犯错误,一生都在错误的道路上走来走去。

一个作家写作了40年,为什么把自己写成了陌生人?一般情况下读者写作40年,应该读者越来越熟悉,可我写了40年,从20岁写到今年60岁,却把自己变成了陌生人。

我20岁开始写作,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出人头地,想通过写作,从农村人变成城里人。这是非常恶俗的写作动力,但非常重要。我1984年写过一部短篇小说,非常偶然写成的。当时有非常多的作家红透半边天,我每天读他们的小说,心想:为什么他们写一部小说,就能成名?

《小村小河》的故事非常像苏联作家拉斯普金的《活着就不要忘记》,我经常开玩笑说,我最初的写作其实是从模仿开始的,在相当程度上,是精神的抄袭,没有抄袭故事、文字,而是抄袭了那个小说的精神。

2

我的第一篇小说是这么发表的

我把小说寄给一家文学杂志的编辑部,将其中几页用胶水粘了一下,后来稿件被退回了,我发现,那几页果然还粘着,说明没有人看完那部小说。

1984年年底,那个杂志社来了一位青年作家,叫海波,他对我帮助特别大,因为解放军文艺部社长要退休了,要到原来部队探望,他就陪着社长回老部队看一看。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就陪了他们两天,走的时候,我把稿子交给了海波。当时他红得发紫,随手就把稿件放在小汽车的后备厢里面了。

三个小时以后,我就回去午休,海波居然从开封打电话过来,说:“你当过兵没有?”我说:“干吗?”他又说:“打过仗没有?”我说:“干吗?”他说:“你没打过仗,怎么写前线的小说?”我说:“没规定说不打仗就不能写前线的小说。”

海波说:“你们河南人说话怎么这么冲?”原来,半路上他要上厕所,就顺便把我的稿子拿出来看,看了三分之二,却掉了两次眼泪。这是我发表的第一部小说。

3

因误读而陌生

我的小说作为读者的陌生人是这时候开始的,于是有了《日光流年》,无论如何这一阶段写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多少少开始在读者中间、批评家中间变得陌生起来了,他们说这个小说家不是原来的阎连科,他的小说每一篇都发生了变化。

那是我写作最好的时期,两年一个长篇,《黄金洞》《年月日》《朝着东南走》等,这是我写作最好的日期,但也变得陌生起来了。

变得陌生后,我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直白地说,我觉得我的小说写得有问题,读者不能接受,批评家不能接受,看着玩玩可以,消遣可以,但艺术上比较粗糙。有些小说,今天我是不会去再写它,如果写,一定会写得非常艺术化,比它好得多得多。

与此同时,就是我的小说经常被误读。有人说,阎连科的小说特别关注现实,其实很多人没看我的小说,我的小说也没那么多人关注。在国外,人们看我的小说,关注的是这本书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解构小说,为什么写这个人物。

我的小说在全世界已翻译了20多种语言,大家谈论的都是小说的艺术性,只有回到本土,才发现大家根本不关注这些内容,不关心你的小说语言从哪儿来的,不关心这个小说中间和宗教的关系,也不关心小说的人物,为什么每个人没有名字,为什么每个人这么奇特,尤其孩子的形象,也不关心那个中间作家的形象和今天作家有什么关系,所有的这些非常奇特。

4

希望误读能尽快结束

去年发了一个《寻求共眠》,那个小说没别的,就是希望出版和大家见面,希望聊天,希望让读者看到小说,希望知道阎连科还在写作。

从脸熟的作家变成陌生的作家,从陌生的作家希望变成读者、批评家、出版社熟悉的人。这个心路历程没有讲的那么全面,但内心就是这么过来的。

从熟悉到陌生,从陌生渴望回到熟悉的人,回到熟悉的人也不是以前的作家,已经发生很多的变化,毕竟走过了40年的写作道路。和读者交流的渴望是越来越强烈,尤其和中国本土交流,尤其让大家不要误读小说,过度的拆解小说,过度扩大小说的某一种东西,作家完全不是那样想的。 据《北京晨报》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