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读书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8年11月9日 星期

古人咏立冬


□朱耀儒

立冬是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历代有不少文人墨客吟咏这一节气,留下许多耐人寻味的诗篇。

古人的立冬诗,大多数是描绘时令景象与气候变化的。诗仙李白《立冬》诗曰:“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这是一首悠然轻松的闲适诗。读此诗句,让人想起他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冻”“寒”二字非常具体、形象地点出了立冬时的节令特点,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唐诗人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吟行不惮遙,风景尽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诗人在家时并没有发觉天已渐冷,而外出行吟时才感到“秋冬气始交”。此时不宜出游,得连夜回归家园。

宋诗人仇远《立冬即事二首》:“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美好一绽香。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诗句明白如话,没有生涩词语,没有典故传说,却生动地描绘了立冬时梅花绽放、细雨霏霏的景象。最后两句则是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飞快流逝,不知不觉间就到了立冬,可自己的布衣还没有装进御寒的棉花呢。

除了描绘初冬的自然环境,也有诗人在诗里抒发心情,寄托自己的期盼和憧憬。诗圣杜甫《初冬》曰:“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初冬时,诗人在漂泊中身着窄短的战衣,遭受寒冷的侵袭,空想饮宴的陶醉,忧愁来临时,只能朗诵《梁甫吟》那样的葬歌。忧国忧民的情怀溢于言表,令人动容。

当然,在众多的立冬诗中,也有一些诗人表达了豁达、乐观、积极的心态。

宋代诗人张无尽《立冬日》:“乙亥残秋报立冬,新新旧旧迭相逢。定知天上漫漫雪,又下人间叠叠峰。无意自然成造化,有形争得出陶镕。夜来西北风声恶,拗折亭前一树松。”在诗人看来,立冬时尽管大雪弥漫、狂风折枝,但这是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人是不能违抗的。表现了诗人面对让人蹙眉的凛冽环境,不惊不叹、不温不火、顺其自然的平静和淡然。

宋诗人余安行在《游龙舟中遇立冬》中写道:“挂帆朝发龙游浦,天寒正下潇潇雨。共道人间今日冬,连樯处处欢相语。我今与汝共孤舟,寂寞舟中任水流。人生自适乃为乐,莫把闲肠生寸愁。”可见,在宋代,立冬是个相当快乐的节气。尤其是最末两句,虽然通俗直白,但深含哲理。人生就应该以“自适”为乐,不要在“闲肠”里生出一点儿愁苦。不难看出,余安行的诗在众多的立冬诗中别具一格、秀出班行,其传送的是积极、乐观的正能量。

时至立冬,品读这些意味深长的诗篇,不仅能够欣赏深秋、初冬之交的别样风景,了解古人各种各样的情趣与心态,也能让今人得到教益和激励。


上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