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本地街区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月9日 星期
四岁开始习武,在外闯荡十年归乡,“毛孩儿”谢怀成
义务教社区居民学武术

谢怀成(中间)在教居民武术。

□文/图 本报记者 朱 红

见习记者 党梦琦

2018年12月29日,在源汇区戏楼后街,一家武术文化馆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街坊邻居围观,馆主“毛孩儿”究竟是何许人也?1月7日,记者了解到,众人口中所说的“毛孩儿”原名谢怀成,出生在戏楼后街一个武术世家,今年59岁。他自幼习武,获得过各类武术赛事金牌118枚。2018年秋,谢怀成回到了阔别十年的家乡漯河,立志通过传播武术,让更多的人强身健体。

四岁开始练拳

谢怀成个头不高,一身简单的运动衣,走起路来比起同龄人看着轻快矫健。从外表看,很难想象这是一位拥有国家武术七段资格的人。

“小时候家门口的树,我噌噌地就能爬上去,像个小猴子一样,所以父母给我起了‘毛孩儿’这个小名。”谢怀成说,他四岁便跟着父亲练拳,由于对武术痴迷,他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辛苦。

记者注意到,在武术文化馆内的展示柜上,不仅摆满了谢怀成获得的奖牌和证书,还有一套象形拳的VCD光盘,封面上的人物正是他自己。“这是我1995年开始编创的虎拳、鸭拳、蛤蟆拳、蚂蚱拳等九种象形拳,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战性。”谢怀成说。

让更多人习武强身

漯河的大槐树、热闹的戏楼后街小巷,是谢怀成难以割舍的记忆。2018年秋,谢怀成回到了阔别十年的家乡漯河,在一些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经过两个多月筹备,“毛孩武术文化馆”在戏楼后街落成,2018年12月29日对外开放。

谢怀成告诉记者,戏楼后街以前是‘螺湾河镇’戏曲文化集聚地,儿时的记忆里,唱戏、卖艺、玩杂耍的人很多,这里曾经热闹非凡。

“现在的戏楼后街改造后,又有了过去浓厚的文化底蕴,我把武术文化馆选址在这里,就是想依托这个背景,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为打造特色小巷出一份力。”谢怀成说。

采访时,记者在武术文化馆看到,谢怀成正在指导王松喜武术动作。“以前总感觉武术离我很遥远,现在家门口就有了一家武术文化馆,我就过来看看,想学一些强筋骨的功夫。”王松喜说。

说起今后的打算,谢怀成告诉记者:“武术文化馆创办的宗旨是‘弘扬国粹、以武会友、强身健体’。面向戏楼后街、东大街的居民,我会义务传授武术,让社区居民近距离接触武术,感受武术的魅力,让更多人享乐健康和快乐。”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