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本地民生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月18日 星期

恩情难忘:23年前受助今欲还钱
经两地媒体联手,已找到恩人

□本报记者 姚晓晓

1月17日,《许昌晨报》的记者给本报打来电话,想让帮忙寻找漯河一位名叫张贵甫的老人。23年前,许昌禹州人万新德在走投无路时,仅有几面之缘的张贵甫借给他40多元钱。23年间,找到恩人张贵甫是万新德老人最迫切的愿望。

走投无路

张贵甫借给他40多元钱

23年前,万新德在禹州的凤翅山煤矿上班,当时爱人在煤矿附近开了一个小饭店,那时吃饭很多都是赊账。1996年的冬天,万新德到舞钢要账,出来几天,账没有要到,身上的钱也花完了。

“当时天特别冷,没钱住旅社,我实在没有办法,就想到了仅有几面之缘的张贵甫。”万新德说,张贵甫当时在舞阳县总工会一家招待所上班,去万新德家的饭店吃过几次饭,两人经常酒后闲聊几句,虽不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但见面能认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万新德用身上仅有的几毛钱坐车来到了张贵甫所在的单位。

到达张贵甫的单位时,天色已晚,万新德在门口遇见了正好下班的张贵甫,说明来意后,张贵甫二话不说从口袋里掏出40多元钱塞给了万新德。“原来那天张贵甫刚发了工资,当时他的工资也就不到200元,可一下子就给了我40多元,还一个劲儿地问我够不够,我们仅有几面之缘,却能这么帮我。”万新德回忆道。

几次寻找

遗憾没能找到恩人

当时从舞阳坐车回家只要几元钱,可张贵甫却给了他40多元。他告诉自己,一定要记住这份恩情,一定要还上这40多元钱。由于当时通讯技术不发达,万新德只记住了他的名字,可张贵甫却说不用那么刻意还钱,下次有机会来舞阳顺便带给他就可以。

该要的账没有要回来,万新德拿着这40多元钱回到了禹州。后来由于两人的工作都有变动,万新德一直没有机会与张贵甫再碰面。由于是深井工作,万新德退休也有十几年了,这十几年间,万新德每次来舞阳都要去张贵甫的单位寻找,可每次都未果。

“虽然过去23年了,可人家在我最困难时帮过我,我不能忘记。”万新德说。

媒体联手

终于找到恩人

随后,记者联系了舞阳县总工会,一名工作人员称由于机构改革分流后,今年60岁的张贵甫已经很多年不在单位了,听说前几年又身患疾病,需要家人照料。记者几经周折终于打听到张贵甫爱人的电话,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记者将张贵甫爱人的电话及张贵甫的近况告诉万新德后,17日下午,万新德和张贵甫的爱人取得了联系。万新德告诉记者,等过几天,他会让儿子开车一起去看望张贵甫,并感谢两地媒体的帮忙。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