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醉诗狂
格律诗的格律要求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它散中有整,常中有变,对仗工整,内容充实,在初唐便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著定格律,遂成近体”的定型。马凯先生对格律诗的正体做了最好的总结: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律有定对。格律诗具备这五个基本要素,能给人们产生五美效果。即匀齐美、节奏美、音乐美、对称美和简洁美。
具体论述格律诗的“格”和“律”,可细分为以下四点:
一是格式。律诗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篇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篇共56字。绝句限定四句:五绝规定五言四句,共20字;七绝规定七言四句,共28字。五言诗每句为两个音步,即二、三(二、一或一、二)结构;七言诗每句为三个音步,即二、二、三(二、一或一、二)结构。五律与七律就结构内容而言:五律显得简短,朴直,有力;七律显得畅达,悠扬,纡徐。
二是对仗。律诗共四句,每两句为一联,共计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不做硬性要求,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格律诗。长律除了首尾两联,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三是韵律。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四是声律。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
以上四点概而言之:格律诗是“格”与“律”的统一体。“格”与“律”又分别有两层含义:
1.“格”的两层含义:
一是格式:整齐划一的规矩感;二是对仗:对折匀称的对偶感。“格”注重阅读诗词时的视觉效果,体现汉语语言的建筑美。
2.“律”的两层含义:
一是韵律:回环往复的音韵感;
二是声律: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律”讲究吟诵诗词时的听觉效果,体现汉语语言的音乐美。
一言以蔽之,格律诗是“格”和“律”的完美结合,是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综合运用,是建筑美和音乐美的有机统一。符合格律要求的诗,富有跌宕起伏的旋律和高低错落的节拍,读之爽口,听之悦耳,丰富了音乐感,增强了吟咏性,使之成为没有乐谱的乐章,是古诗精品警句能够脍炙人口、传咏千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
下面录用网友的《写格律诗三十八句口诀》,作为格律诗的简要概括:
格律诗中平仄明,声律关系要弄清。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句内平仄相间错,联内平仄要对应。两联之间粘相处,一韵到底应平声。律诗起承接转合,中间两联对仗行。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基本句式仅四种,举一反三功倍成。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格律虽严可拗救,孤平犯忌错不轻。两仄一平夹中间,一定要救按律行。孤平拗救共两种,本句对句两类型。本句自救仄平脚,三拗五救很轻松。上句如是平仄尾,对句必为仄平声。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仄平韵脚救五字,本上两句全救清。特殊句式仄仄脚,互换五六两字通。律诗基本四要素,韵声粘对必须明。精通基本规则后,可学李杜进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