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至今,流感在全国大范围流行。上一年的流行让许多人心有余悸,近日,“流感”再度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这一季流感流行情况如何?有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流感防治有哪些误区?记者为你一一解析。
这波流感啥情况?
北京的彭女士近日出现高烧、连续呕吐等疑似流感症状,随即去一家三甲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挂号、缴费和抽血的地方都在排大队,输液的人也特别多。”彭女士说,单位也有不少同事相继“中招”。
记者调查发现,近期儿童医院急诊科人满为患,中小学校也成为流感重灾区。
2018年入冬以来至今,流感在全国大范围流行。看上去来势汹汹,这波流感到底是“什么情况”?
“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在人群里能持续传播并引起季节性流感的主要是甲型、乙型这两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研究员李中杰1月25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主要流行的是甲型H1N1病毒,甲型流感占90%以上,没有发现影响今年流感流行的抗原性等方面的变化。
广东省中医院大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林琳表示,持续高烧不退是本次流感的特点,常伴有咳嗽、咽痛、周身疼痛、打喷嚏流涕。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雷正龙介绍,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进入流感活动高峰期,南方省份升高趋势趋缓,北方省份处于平台期。
流感真的很可怕?
流感真有这么可怕吗?疾控专家介绍,季节性流感在人群中是常见病,是人群普遍易感的疾病。人患流感后能产生获得性免疫,但流感病毒很快会发生抗原性变异从而逃逸宿主免疫。因此,人的一生可能会多次感染相同和(或)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
冬春季是流感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雷正龙说,流感作为冬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每个冬春季都会出现流行高峰,只是流行的时间长短、峰值有所不同。
为何最近身边不少人“中招”?专家表示,冬天天气寒冷,人体对病毒抵抗力减弱,加之人们多半时间在室内活动,窗户常常关闭导致空气不流通,病毒更易传播。
错误防治“全白搭”
掌握正确的防治知识,就能让流感“退避三舍”,即使不幸“中招”也能从容应对。但记者发现,尽管经历了上一年流感的“洗礼”,人们在预防中仍然存在误区和不重视现象,让病毒有了可乘之机。
“在地铁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应为流感患者佩戴口罩,并尽量减少与孩子的接触。”航天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张昶说,照顾流感患者时,也要戴口罩、勤洗手,还应尽量多开窗通风,以降低室内细菌密度和减少空气中的病毒尘滴。
老人、婴幼儿等高危人群应接种流感疫苗。而对于疫苗认识误区,张昶表示,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流感的方法。疫苗应在流感流行季节前1~2个月注射,其保护作用一般只维持6~12个月,所以每年都需要注射。
中医专家认为,除了一些常见方法,佩戴中药制作的防疫香囊也能够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此外,中药足浴、熏蒸、推拿等外治手段也能够增强体质。
对于流感的治疗,许多人也没能正确对待。专家表示,早期治疗和科学规范治疗是关键,切忌滥用抗菌素和输液治疗。
“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或确诊流感,不鼓励带病上班,一定要做好隔离,如果病情加重还要及时就医。”李中杰特意强调,这是对自己和他人健康很好的保护。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