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月29日 星期

并非年味淡了 而是生活好了


□高永维

春节临近,关于年味的话题再度成为热点。有不少人在朋友圈里感慨,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

年味真的淡了吗?其实,年味并没有变淡,只不过是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淡”与“浓”是相对应的,如果非要说年味变淡了,首先得弄清楚何样的年味才算“浓”。一些人与小时候进行了对比,说那时候一进腊月就有了年味,说那时候的年夜饭更加有味,说那时候的春晚不是一般的好看,说那时候的压岁钱充满了人情味……对于以上观点,我们不能全盘否认,但是以此为标尺来说现在的年味变淡了,却也有失公允和客观。

我们不妨一项一项来看。首先就从吃和穿说起。之前,由于物质条件所限,很多人家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得丰盛一点,一年到头也只有过年才会做一身新衣裳,这样自然就让过年显得极为隆重,也就有了所谓浓浓的年味。现在则不同了,别说是大富大贵的家庭,即便就是寻常百姓家,平日里也是想吃饺子就吃,餐桌上也总少不了鸡鸭鱼肉,买衣服更是不必等到过年,而是随时缺了随时买,甚至是不缺也能买。由此可见,并不是年味淡了,而是我们把每一天都过成了年。

再来说一下娱乐活动。以前过年,人们的娱乐活动相对较少,要么喝酒聊天,要么聚会打牌,成为年夜饭标配的春晚,自然让人们觉得高雅耐看。现在则不同了,电影、电视等娱乐节目极大丰富,电脑、手机等传播媒介方便快捷,就连春晚也早已经不是央视一家,而是各大卫视都在变着花样办。可以选择的娱乐方式更多了,节目选择的余地也更大了,显而易见不是现在的春晚不好看了,而是在娱乐方式极大丰富的当下,人们已经不止有春晚这一道文化餐,人们的欣赏水平也早已经“水涨船高”。

接着来说一下压岁钱的事。以前谁家都不富裕,压岁钱这事也就显得格外隆重,很多老人家在一年中不断积攒崭新的钞票,为的就是过年时给儿孙们发压岁钱,虽然钱不是很多,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觉得珍贵。现在随着生活水准的节节高升,孩子们得到的压岁钱越来越多,收压岁钱的方式也不局限于纸质的红包,还出现了新颖的手机红包,仅仅是因为缺少了一些仪式感,有人就说压岁钱没了年味,这显然也有一点言过其实。

以前,一进入腊月就有年味,是因为生活节奏相对较慢,人们能够去休息猫冬,有时间去杀猪宰羊。现在生活节奏快了,城市里的人到年根才会放假,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到年底才会回家,这样自然就不能早早地为过年做准备。可是,虽然年味延续的时间短了,但是年味的质量却更高了,因为每一个人奔忙的脚步里都是好日子。

我们不否认关于春节的一些传统仪式在消失,这也就是人们所谓的年味变淡,譬如为了保护环境,现在过年的鞭炮声就少了。可是就在一些旧的年味消失的同时,一些新的年味也在出现,比如旅游过年、文化过年等。在历史的长河中,年味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而在变化的年味中,我们感受到的是美好生活,只不过对于这样的新年味,人们还需要时间去适应。

总而言之,年味其实并没有淡,只不过是在新的时代里,年味也有了更多新意而已。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