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国内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2月1日 星期
79岁退休教师马如松——
免费办辅导班 一讲就是18年

马如松老师
这块床板做成的黑板一用就是18年。

在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大伦镇申扬村,有一间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简陋小屋,每到周末或寒暑假,屋外总停满了来自十里八乡的自行车、电动车,院子里79岁的退休教师马如松则孜孜不倦地为当地学生义务讲课。

没有黑板,就把床板油漆一下代替;没有课桌,家里的板凳条凳都派上用场。马老师的课一讲就是18年,辅导了数以千计的学生却不收学生家长分毫,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

陋室中的温情

他拆下床板当黑板

马如松曾是大伦初级中学的一名高级教师,任教40多年,教过初中的数学、物理等学科。2001年退休后,马如松在自家小屋中办起了义务辅导班,免费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近日,记者来到马老师家中,屋子里十来个学生在认真听讲,马老师手握三角尺,粉笔在黑板上来回滑动,边画图边生动地讲解几何知识。

在课堂上,记者见到了那块传说中用床板油漆而成的黑板。“刚开始没黑板,也是灵机一动,想起睡的床板可以用。”马如松说,当年家里困难,就把床板漆成黑板用,用完了再垫到床下继续睡。

就这样,这块床板做成的黑板一用就是18年,伴随着一代代孩子成长。“这黑板还不是最老的物件儿,你看他手上的三角尺都用了50多年了。”马如松的老伴儿笑称,自家“古董”不少。

因为自发前来的孩子太多,小屋子已经坐不下。2018年,马如松花5万多元在院子西南角建了间新教室,家长们闻讯后有人主动送来了一块教学白板,为小课堂添置了教学用具;马老师曾经的学生也自发为小课堂添置了空调。“这里面的桌凳器材都是教育部门和镇上无偿援助的,孩子们补习的环境越来越好。”马如松说。

18年不收分毫

辅导班走出千余学子

让马如松没想到的是,当初仅是为邻居留守儿童辅导功课的小课堂,一办就是18年。

随着人数的增多,辅导班的孩子既有小学生,也有初中生,高中生。马如松根据孩子们在学校的课程进度,为他们单独出习题,遇到不懂的随时举手,马老师总是耐心地讲解。

一些学生回想起当年的补课时光,仍很感慨。“从初一到高中,数理化全在那儿上,马老师陪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暑假。他从来没有收过一分钱……”学生王绘说,那段时光是自己一辈子的珍贵经历。

“马老师家条件本就不好,他儿子1997年又患上重症肝炎,治疗费花了十多万。”65岁的彭厚康是马如松的学校同事,他告诉记者,儿子要治病,双胞胎孙女要上学,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硬是没有和一个家长开口求助。更难能可贵的是,辅导班一直没有停过。“儿子去世后,马老师把一对双胞胎孙女培养成了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的研究生。”

18年来,马如松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不管远近亲疏,一律欢迎,一律免费,一视同仁,尽心尽力,至今已经辅导上千人。

活到老学到老

70岁开始学电脑

虽然已退休18年,但马如松还时常回学校查资料,向其他老师请教问题。“人也要活到老,学到老。”马如松说,尽管已经79岁了,但是他不服老,家里订了很多报刊,他也喜欢钻研难题,经常把最新的中考、高考试题拿出来琢磨,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他希望能给孩子们带去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70岁时,马老师第一次开口跟女儿要了一台电脑,邻居家孩子成了他的老师,手把手教他上网查阅教学资料。

说到为什么办义务辅导班,而且一坚持就是18年,马如松的一番话质朴却深情:“我也曾经是一名孤儿,但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培养,我才能做一名人民教师。我得感恩,这份初心不能忘记,我也就忘记了年龄。虽然已经79岁,但身体还很硬朗,我一直会坚持到讲不动的那一天。”

据《现代快报》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