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梅
春节已经临近,忙活了一年的人们开始置办年货,农村到处有杀猪宰羊的场面。提起过年杀猪,儿时杀年猪的场景又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在眼前。
记得每年从腊月二十开始,我大伯一大早就操起杀猪刀出门给人家杀猪去了。那些年,大部分农户家里都喂养了一头猪,到过年时把它杀掉,红红火火地过一个欢乐年。我家里没有养猪,只能眼睁睁地看人家杀猪过年。
有一年,腊月二十一早上,我大伯破天荒地给我们端过来一大盆炖好的猪血,母亲对我们说:今天我们就开始过年了,每人给你们盛一碗猪血解解馋。
我望着用葱姜蒜爆炒的猪血,恨不得一下子吃它两碗,可母亲有令在先,每人只能吃一碗,剩下的明天还要吃。
大伯经常在外面帮人家杀猪宰羊,听说他要帮李大叔家杀猪,我便要跟着他去看。来到李大叔家里,大伯嘱咐我说:女孩不兴看杀猪,一会儿你听到猪叫声先躲一边去。
李大叔家里已经有几个壮小伙先到了。大家先是一起把猪摁倒在地,然后搬前腿、拽后退,用麻绳系上猪蹄扣,将猪抬到青石板上。据说系猪蹄扣是个技术活,要是系不好或者是麻绳不结实,这头猪就会中途逃脱,再去捉住它就要费一番功夫了。
猪被捆绑之后开始大声哀号,声音拖得很长,让人听了毛骨悚然。只见我大伯拿起碗口粗的木棍在猪的耳根部狠狠地击打一下,将其击晕。
随后,大伯迅速地从腰间拔出尖刀对准猪的喉部猛然刺进去,眨眼之间一股鲜血喷射而出。随着血液的大量流出,猪的叫声也越来越小,四条腿抽搐一会儿慢慢伸直不会动弹了。李大叔连忙往猪血盆里撒了一把盐,找了一个帮手把盆子抬走了。
后来,大伯又从腰间取出尖刀在猪的后蹄处割开一个小口,用一根细长的铁棍从小口捅进去,然后嘴对准小口大口吹气。大伯脖子上的青筋憋得好粗,脸涨得通红,把死猪吹得滚圆滚圆。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退毛时省事。
一口大铁锅放在一个沟壑旁,挖了一个小圆洞,刚好把铁锅放进去。等水烧开后,几个壮小伙把猪放进大铁锅里开始退猪毛。等猪毛彻底退完后,把白条猪抬到用高粱秆编织的席子上开膛破肚。不大一会儿,一头猪已经分成了两扇白里透红的新鲜猪肉。最后再把猪肉用两个大铁钩钩在临时搭起的架子上。
这时,已经有十几个村民排着队在等待这一家户主发话,户主一般都会说:“开槽头行大运。”然后把砍刀递给大伯,第一刀割下一块肉先递给杀猪的这家主人。然后有人说我要“腰窝”,有人说“越肥越好”,可就是没人说要纯瘦肉,那个时候大家都喜欢要肥肉,因为肥肉可以炼油。不一会儿,大家你一块我一块把这两扇猪肉给报销了。架子上只剩下一块猪臀尖带后腿留给了李大叔。
那时农村人格外在意杀年猪,几乎能把它列入与除夕夜吃饺子同等重要的习俗,甚至把杀年猪看作是通向火红日子的标志。能杀年猪的农户基本上算是富裕人家,卖一部分,剩余一部分。
没有能力杀猪的农户,也可以自由挑选猪肉的各个部位。杀年猪是村民劳作后一年尽享收获的开始,在那还没有完全解决温饱的年代,杀年猪过大年是大人和小孩的期盼。当大人们端起酒杯、吃上猪肉啃着骨头的时候,什么苦、什么累、什么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多少年过去了,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农村人的生活一下子迈进了现代化。如今的日子天天像过年,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儿时的年味。那些曾经给我们带来无尽童趣的旧时光,就让它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