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齐 放
实 习 生 陈 婧
“每年春节都回家过年,感觉今年格外不一样!”2月5日是大年初一,阳光明媚。上午11时许,郾城区孟庙镇潘东村的潘青山在自家小院中,一边看着手中孟庙镇致在外人士的公开信,一边兴奋地说。
47岁的潘青山十几年来一直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在东北打工。“那儿天气冷,大家都不愿意去,工作相对好找一些。”潘青山说,虽说一直有活干,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他一直想找一个创业的门路。
潘青山打工期间,经常为客户安装门窗,他发现一种新型不锈钢纱窗结实耐用、使用寿命长,受到人们欢迎。于是,2018年年初,他回家乡注册了公司,买了做纱窗的材料和设备,自己摸索着生产。
虽然潘青山生产的新型不锈钢纱窗做工精细,但成本较高,他又没有好的销售渠道,几个月后,不景气的经营状况让潘青山心灰意冷。2018年下半年,他又和家人到东北打工了。
“今年春节前,为了让在外务工、有经济实力的村民返乡创业,镇里向返乡的在外人士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希望他们致富不忘家乡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带动乡亲一起致富。”潘东村党支部书记潘振华说,“今年春节前,青山回家过年。考虑到他有技术、有资金,我们就动员他振作精神,重新启动新型纱窗生产项目,镇、村将会从多方面对他进行支持。”
潘青山信心倍增,他开始认真研究市场,联络亲友,寻找销售渠道。“这种新型纱窗现在在市场上还不多见,这就是商机,我要抓住这个机会。”潘青山告诉记者,过完年,他就准备招几位村民来做工、搞销售。
车间大门重新打开了,潘青山扫去车间的灰尘,把机器设备擦拭一新,又购进了一批原料。新的一年,他相信自己的创业梦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