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作品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2月13日 星期

压岁钱


□周桂梅

关于压岁钱的来历,有一个民间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整夜点灯不睡,就叫“守祟”。

于是这件事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夜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因“祟”与“岁”谐音,所以后来就演变成压岁钱。

传说毕竟是一个故事,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压岁钱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好像是压岁钱越多,宠爱越多,甚至有好多小朋友根本不知道压岁钱的真正含义。

正月初二这一天,外孙女来我家拜年,玩耍了一阵子,她迫不及待地给我们行礼拜年:“姥姥姥爷新年好,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连忙说:“好了好了,谢谢外孙女!”

当时我正忙着做早饭,没来得及掏压岁钱,外孙女等得不耐烦了,撅着小嘴嘟囔着说:“姥姥,我都给你拜年了,你怎么还不给我压岁钱呢?”

我故意说道:“你姥爷不是给过了吗?我就不用给了,再说你又不会买东西。”

外孙女说:“姥爷给了你没给,我不会买可以让奶奶帮我买。”“那你都买什么呢?”外孙女忽闪着大眼睛机灵地说:“我可以买好多水彩笔、蜡笔和彩色叠纸。”听完外孙女的这番话,我掏出两张百元大钞递给了她,外孙女只拿了一张笑嘻嘻地跑开了。

在外孙女眼里,她根本不知道压岁钱的真正含义,但她知道用这些钱来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个时候,我不由想起自己的童年时代。那时候,每逢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姐妹几个排好队等待父亲发压岁钱。两个姐姐拿着一元钱开始帮母亲忙活去了,剩下我和妹妹嫌钱少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这时,父亲又掏出两张皱巴巴的五角钱分给我和妹妹,我抱起妹妹高兴地向父亲表示,妹妹的压岁钱由我保管,抽出五角钱去买几颗“糖豆”哄妹妹。剩下的钱用来买几根铅笔和作业本,等第二天去舅舅家再得到几元钱压岁钱,就不愁交学费了。

记忆中那年的雪下得特别厚,为了能得到向往已久的几元压岁钱,我让大姐和我一起去走亲戚。遇到沟沟壑壑或者上陡坡,大姐还得背着我或者用长长的“围巾”把我往上拖。若是十几里的路程,走累了饿了,我就偷偷从“果子盒”里掰一小块果子吃。到了舅舅家或姨妈家,他们从来不观察果子盒的轻重。唯有到了姑妈家,姑父接过果子盒先摇动一下,然后表情很严肃地说:“你是不是半路偷吃果子了?你姑还没品尝哩,你这小馋猫可优先了。”

那个时候我不会和姑父辩驳,羞得眼里噙泪不敢吱声,拉着大姐的衣角央求她赶紧回家,说什么也不再他家停留了。姑父拦住我,掏出两元钱塞到我的口袋里,并大笑着说道:“我是逗你玩的,没想到你竟抹眼泪去了。”

从此以后,我不再对压岁钱感兴趣,再也不争先恐后地走亲戚了。

时隔多年,手中的压岁钱由三元、五元到三十元、五十元,一直增值到三百五百。它不仅仅是压岁钱,也是时代和富裕的标签。

压岁钱的主题含义是镇恶驱邪讨吉利,更是一种美好的祝福。作为长辈应适度给晚辈发个红包激励他们从小学会理财,并认识压岁钱的美好寓意,而不是拿着压岁钱一味地放纵。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