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文姣
近年来,临颍县实验小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抓手,优化育人环境,以“书香浸润校园、经典滋润童年”为主题,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使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办学品位进一步提升,办学内涵进一步丰富。
环境育人
潜移默化
校园环境是营造书香氛围主要场所。临颍县实验小学用校园环境来潜移默化地感染全体师生,让书香校园成为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向上的动力。
学校充分利用教室每一面墙,营造班级书香氛围,优化班级环境建设;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等栏目;建成“三字经”、“古诗词”主题文化墙。进入学校,道路两旁都有标语牌,上面有:“指鹿为马”、“按图索骥”、“亡羊补牢”等成语典故,学生每次来上学时可以在牌子前面驻足观看,课间的时候也可以三五成群一起学习、讨论。学校还十分重视校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图书馆内藏书达到82万册,包含历史、社会、自然科学、漫画、小说评书、杂志、人物传记等书籍,涉猎广泛,满足学生多方面需求;每个班级都设有图书角,力求让全体师生时刻沐浴在书香氛围中,在书香的校园中快乐地工作和学习。
传承中华文化
开展经典诵读
该校围绕“书香溢校园,阅读润人生”这一主题,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书香校园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把鼓励学生读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全校同读一本书等形式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把“读书”和“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活动的趣味性越强,读书就越富有吸引力,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学到知识,得到锻炼。
全校师生每天做到“五读”,早读经典,中午到校自由读班级图书角共享图书,上、下午放学背诵经典,晚上亲子阅读。通过读书小报、课本剧表演、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故事会、演讲比赛、读书交流会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注入精神营养。全校各班每周四下午的第三节课为“阅读课”,在这节课,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名著导读”、“读书分享会”、“读书沙龙”、“亲子诵读”等活动,使学生们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每年的3月和12月,学校专门举办读书月活动。学期结束,学校还有“国学经典”背诵比赛,每级评选分一、二、三等奖,激发学生读经典的热情。
点燃读书激情
共建书香校园
要让书香溢满校园的每个角落,就需要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该校积极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
该校教师每年初都要制订个人读书计划,阅读的同时还要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论文,自主开展网络阅读及远程资源的运用。学校还要求每位教师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及其他业余时间阅读,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积极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论文。2018年,该校的师生共读书籍是《论语》,老师在引领学生阅读的同时,让学生把好词、好句、好段、好篇积累起来,形成读书笔记,有助于学生阅读水平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好好利用晚上的时间,学校和家长联手,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利用一切机会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让家长感受学校的书香文化;开展以“书香家庭”为特色的“亲子诵读”、“家庭书架评比”等活动,倡导让父母与孩子一起在阅读中成长。
让校园溢满书香,临颍县实验小学一直坚持把书香校园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为把学校建成一流的书香校园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