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作品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3月13日 星期

又到红杏闹春时


□张英超

下午,阳光明媚。我站在阳台的窗口,看到楼下邻家院内的一棵杏树,枝丫遒劲,甚至旁逸斜出到院墙外,密密麻麻的花蕾经不起春风的撩拨,开始忍俊不禁起来,呈现一团红晕。我知道,“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高潮即将到来。

假设画一幅杏花图,以国人的视觉,如果所画的杏花没有一段墙头的陪衬岂不大煞风景?“半抱春寒薄杂烟,一梢斜路曲墙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古人说杏花最含情处就在墙头。不错,杏花最懂风情,深知“犹琵琶半遮面”的意蕴,所以,千百年来引无数文人竞折腰。“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看尽春风不回首,宝儿元自太憨生。”其实,不是杏花“太憨生”,而是太聪慧,憨生的只能是赏花的人儿。“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看看,此女是何等的憨生,憨生到在当时看来逆天的地步了。

“澹然闲赏久,无以破妖娆。”杏花确实是活色生香第一流。但谁要信杏花有“谁知艳性终相负,乱向春风笑不休”的放荡不羁,那就是对杏花的误解和亵渎了。千百年来谁不爱杏花呢?“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东家小女贪妆裹,听买新花破晓眠。”可见在当时的市井小巷,杏花是人们特别是女人的心爱之物。李清照在一首《减字木兰花》中云:“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我猜想,李清照的所买之花大概就是杏花吧。“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也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古代的人们对杏花的喜爱程度。当然,爱在心里就行了,那种所谓“花折堪折直须折”的行为在当今郊游时是不文明的行为,是要不得的。

杏花开时,古人有“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的喜悦。此时阳台上的我,没酒有茶,没故人有阳光。看着楼下邻家院内的这棵即将怒放的杏树,我端着的茶氤氲着,似乎有杏花淡淡的清香在眼前弥散。但逐渐微弱的斜阳告诉我,韶华易失,时光不只催人老,楼下的杏花也躲不过刚看梢头香蕾,转眼淡红褪白随风逝的宿命。是的,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只有预祝东风在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时日里,多一些怜香惜玉的温柔吧!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