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地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3月14日 星期

参与网络评选后 刷票电话响不停


□本报记者 尹晓玉

近日,市民陈女士遇到了一件糟心事。她参加了一个网络投票评选活动,投票刚一开始,就不断接到刷票公司的电话,对方称付费可保证其票数领先。“最近被这种电话弄得心烦意乱。”陈女士无奈地说。

【市民】

每天二三十个电话

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市区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近日,她参与了一个全国性的网络投票评选活动。3月6日,投票活动刚开始10分钟,她就接到了一个来自湖北的陌生号码来电。对方称是有多年经验的专业刷票公司,付费可刷票,还承诺票涨再付款。陈女士果断拒绝了。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始。之后,她不停地接到各种刷票公司的电话。

“多是安徽、广东、湖北、湖南等外地号码,不管我怎么拒绝,对方都有一套说辞在等着我。他们还跟我说,已经跟其他选手达成协议了,别人都要买票,如果我不买,肯定选不上。总之,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都用上了。”陈女士说,一开始她并未理会,没想到之后每天都接到二三十个这样的电话和几十条短信。

“有时候正在哄孩子睡觉,有时候正在开会,电话不停地响,实在太烦人了。”陈女士说,前天还有刷票公司的人打她单位的电话,假装是她的朋友试图找到她。

“这事让我非常震惊,不知道我的信息是怎么被泄露的。”陈女士无奈地说。

【律师】

主办方应保护参与者隐私

3月13日,记者拨打了陈女士提供的一家刷票公司的电话,对方称有多年刷票经验,人工投票,绝对为用户保密;2毛钱一票,通过支付宝转账,不成功不收费。

陈女士所参与评选活动的主办方则表示,他们严格为候选人的个人信息保密,绝对没有泄露候选人信息。同时一旦发现候选人刷票,将取消其资格。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网友参与投票活动屡见不鲜。因为网络投票不用实名,一些刷票公司钻空子,趁机牟利。很多候选人接到过刷票公司的骚扰电话。这不仅干扰了投票活动的正常进行,还严重影响候选人的生活。

对此,河南澜业律师事务所李凯律师表示,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投票作弊行为进行有效的、具体的约束和管理,只能是主办方尽力保护参与者的隐私,比如对候选人的单位、职务等情况适当模糊。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