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APP偷听# 有媒体报道称,对安卓手机、iPhone和iPad上的饿了么和美团外卖进行多轮测试后发现,谈话提及某种食物后,出现相关推荐的概率高达60%~70%。也有用户反映,在刚谈到想吃什么后,打开外卖APP就可见到相关店铺的推荐,疑似出现APP麦克风偷听情况。美团、饿了么方面予以否认。
点评:APP是否偷听,涉及个人信息的合理合法获取利用以及个人隐私的保护,兹事体大。美团、饿了么应该也必须要拿出过硬的证据予以澄清。不仅如此,美团、饿了么还应该在这方面未雨绸缪,小心别踩了个人信息获取及个人隐私保护的“雷区”。
@新京报:#为老人撰写回忆录# 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人,在时代的洪流中有着相似的经历,但对于个体而言,每位老人都有份难以忘怀的“独家记忆”。在北京朝外街道,通过老人口述、志愿者记录写作,23名老人拥有了自己的“回忆录”。
点评:喜爱“想当年”“话当年”的老人,美好的回忆不再止于口头与念想,而是可以变成有质感的文字,并传承给子孙后代,这样可谓益处多多。后辈们从老人走过的每段路、讲述的每个故事中,了解这个家族演变的片段,对自己的进步成长有所启迪。而且,在银发潮中,为老人撰写回忆录也是一种看得见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