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剑
我对郏县的美好印象,缘于一位诗人的影响。
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天才诗人苏轼被贬出任汝州团练副使。途经郏县时,见小峨眉山背靠嵩山奇峰,面临汝水旷川,状若列眉,风景秀丽,是理想的终老之地,于是写下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向往之情。
若干年后,苏轼如愿长眠在这里。其后是从葬而来的弟弟苏辙,最后是从老家以衣冠的名义来陪伴两个儿子的父亲苏洵。“一代文章三父子,千秋俎豆两峨眉”。这样,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家,就聚成了大宋历史的一朵莲花,同一座山一起,汇成了郏县的文化胜景。“三苏坟”的西边,还一字排开,有苏氏六公子(簟、符、箕、籥、筌、筹)之墓。没有什么陪葬物,只有诗词文章,只有络绎不绝的焚香膜拜,还有500多棵都斜向西南方向的森森古柏。
站在三苏园,就像站在一座圣殿,脑海里始终浮现着那个与命运不断抗争的乐观旷达的苏东坡。“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这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绝命诗句。苏轼一生跌宕起伏,仕途坎坷。夜晚,三苏园里万籁俱寂。一阵清风吹来,松柏阵阵,犹如落雨。“峨眉黯黯暮云横,树尽碑残野草生。莫道荒村烟火绝,山家今日是清明。”这就是郏县八景之首的“苏坟夜雨”。
距离三苏园不远,有一个广阔天地乡。这里曾是引发了那场震撼20世纪、牵动十亿人心的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飓风的源头呢!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广阔天地”的名气盖过河南郏县,被誉为“中国知青运动的圣地”。
在知青纪念馆,我在陈列柜里看到了当时全国青年学习的榜样邢燕子和侯隽的照片。那个岁月的青年,都是那样的活泼和清纯。虽然这场史无前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贬褒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下乡知青把新思想、新文化带到了农村,成为改变农村面貌,加快农村文明化、城镇化进程的一个动力。
郏县的堂街镇境内,有一个不足600人的村子,叫临沣寨。因红石而得名的临沣寨,是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寨,有“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之称。临沣寨共有3个寨门。西北门因临沣溪而取名“临沣”;正方向的南门叫“来曛”门,取自《诗经》“曛风南来”一句;东南门叫“溥(柏)滨”门,取自“利溥渠之滨”之意。临沣寨的每个寨门上都有灭火水槽,还有用于对外射击高低不等的枪眼。寨门外边均有两道防洪闸门和向寨外排水的暗道,设计精巧,防守自如,使人不得不叹服100多年前临沣寨人的智慧。临沣寨寨墙外是绕寨一周长达1500米的护寨河,临沣寨南门一侧,沣溪潺潺汇入护寨河,与红石寨墙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朱家大院是临沣寨的核心景观。这是一处“一进三”“一进四”“一进五”的四合院,沿中轴线对称,是砖木结构的建筑群。朱氏三兄弟当年都是大盐商,非常富有,据说分家时元宝都是论筐来抬。朱紫贵排行老大,他的宅院建于道光十五年,是一进三的四合院。在客厅后面的二进院内,我们看到当年的厨房、磨坊均保存完好,院子里放着大大的磨盘。三进院的内宅布局严谨,有正房、东厢房、西厢房,均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青砖黛瓦与檐下挂的金灿灿的玉米相互辉映,古朴、厚重而又和谐。据《郏县志》记载,1945年6月3日,日军攻打“临沣”,当地村民曾利用临沣寨的寨墙,进行英勇抵抗。如此看来,临沣寨还真是一位抗日功臣呢!
逛完了临沣寨,吃一碗郏县饸饹面,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特制的圆面条,粗细一致,特别筋道。冲入滚烫鲜香的羊肉浓汤,配以薄薄的大片羊肉,撒上碧绿的葱花,再加一勺秘制的辣椒油,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饸饹面就揪紧了你的肠胃。大快朵颐之后,一身微汗,那感觉真叫一个爽。尤为神奇的是,吃过一次饸饹面,那独特的口感就再难忘记。因为它会形成一种味觉记忆,时不时地冒出来,在我们的舌尖或者心头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