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成果,深化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3月26日上午,市创文办、市公安局召开了全市整治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动新闻通气会。(详见本报昨日03版)
王学明:深入开展礼让斑马线专项行动,有关部门加大对不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行为查处、曝光力度,目的就是在全市营造文明礼让、遵章出行的良好氛围。当然,礼让斑马线除了依靠严格执法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对市民的引导教育,交警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对于每一位市民来说,也要从自身做起,让文明礼让意识根植心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切实做到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笔者相信,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礼让斑马线必将成为漯河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小小飞絮如何不“迷”人眼
3月22日上午,记者从2019年杨柳飞絮防治工作动员会上了解到,针对杨柳飞絮每到春季飘飞成灾的现状,我市今年将提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杨柳飞絮进行治理。(详见本报3月26日03版)
徐剑锋:面对杨柳飞絮如约而至,职能部门完全可以防范在前、治理在先。比如,喷施杨柳树雌花序疏除剂,注射“抑花一号”杨柳絮抑制剂;再如,特殊时期加大洒水除尘力度,减少飞絮传播途径。
只要用心想办法,就一定会有办法。由此而言,园林绿化、环卫等部门尤应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真正将之当回事来科学治理到位。只有不断提升民本意识、治理水平,才能使树木发挥出造福于民的更大效能,而不是让漫天飞絮成为市民闹心的热点话题。
多措并举防老人走失
3月23日晚,一名80多岁的老太太在召陵区青年镇回墓村迷了路。在召陵公安分局青年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老太太找到了家人。(详见本报昨日05版)
梁云祥: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老人走失的现象越来越多。关爱老人、帮走失老人回家,并不只是一个家庭的责任。“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帮助老人,其实就是帮助未来的自己。一方面,家庭监护不容忽视,如老人子女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为老人佩戴一些具有定位功能的电子产品;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可过网络与手机建立痴呆老人数据库,将痴呆老人的肖像、联络方式、走失记录,甚至DNA信息等收集起来,在发现走失老人时,可以方便比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