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土鸡蛋陷入舆论漩涡。一些厂家被媒体曝光在家禽饲料中使用着色剂,从而使蛋黄颜色加深。随着土鸡蛋内幕的曝光,其他一些打着“乡土”“野生”牌的“天然”食物,也连带受到了大众的质疑。不少人疑惑:这些宣称自然、野生的食品,果真更健康、更营养吗?
礼盒装的鸡蛋最差
土鸡蛋,象征着更“营养”和“健康”。然而,农业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徐桂云说,现在市场上,真正的土鸡蛋有10%就算不错了。就营养价值而言,土鸡蛋和普通鸡蛋两者几乎是一样的,只是土鸡蛋味道会更香,因为农家喂养的鸡进食比较杂。
土猪肉脂肪多,老人不宜多吃
“土猪肉”“走地鸡”的确更香更好吃,但好吃并不代表更有营养。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蒋宗勇说,“好不好吃”主要取决于人鼻子所闻到的气味和舌头所尝到的滋味。气味与脂肪有关,通常来说脂肪含量越高闻起来就越香,所以人们经常感觉五花肉比精瘦肉好吃。从人体健康角度看,土猪肉脂肪含量高,对年轻人可能无所谓,但心血管疾病患者、肥胖人群就得小心,并不宜经常食用。
野生鱼受污染概率更大
在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看来,吃鱼最好别盯着野生的,因为野生鱼受污染的概率更大。相对而言,养殖鱼由于食物充足,生长周期较短,因此累积的重金属污染物相对较少。
即使鱼类有遭受污染的可能,吃鱼仍利大于弊。健康人群应每周食用2至3份低汞鱼或贝类,常见低汞鱼包括鳕鱼、鲑鱼、罗非鱼和鲶鱼等。买鱼时,建议选个头“八分大”左右的,如鲤鱼以1斤半,鲫鱼0.5至1斤,草鱼4至5斤为宜。
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