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彩霞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也逐渐增加,同时伴随现代医疗手段的进步,一些单位和个人会每年定期接受健康体检。在项目繁多的体检中,少不了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系列,而且每年通过检测肿瘤指标也会发现一些潜在的肿瘤隐患。因此,通过血液中消化道肿瘤指标的检测,可以实现对部分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治。那么,什么是消化道肿瘤指标?市民应该如何查看检查指标?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六院消化内科主任胡掌朝,请他为大家进行专业解答。
“首先大家应该了解什么是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组织产生的可以反映肿瘤自身存在的化学物质。在正常或良性病变时几乎不产生或只是低水平产生。”胡掌朝表示,这些肿瘤标识物可以通过检测肿瘤患者的器官组织、体液 (通常指我们自身的血液、腹水、胆汁等)以及尿粪排泄物而发现。
据了解,在普通的健康体检中,消化道肿瘤指标是通过抽空腹静脉血化验进行检测的。因消化系统涉及的脏器比较多,包括食道、胃肠、肝脏、胆囊、胰腺。因此,相应的肿瘤标志物也是种类繁多,并且有时其中一个器官发生肿瘤,会同时伴有多个肿瘤指标升高。那么,在体检中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指标有哪些?胡掌朝解释,消化道肿瘤指标主要包括甲胎蛋白 (简称AFP)、癌胚抗原 (简称 CEA)、糖类抗原CA19-9、胃蛋白酶原I和Ⅱ、糖类抗原 CA72-4、鳞癌相关抗原(简称SCC)等。
其中,甲胎蛋白 (简称AFP),是在胎儿发育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胎儿出生后不久即逐渐消失。该指标通常见于活动性肝炎、肝癌,以及个别胃癌,特别是发生肝转移的病人也会发现AFP的增高。另外,在先天性恶性畸胎瘤和生殖腺肿瘤患者,AFP也会明显增高。“目前,AFP被公认是早期诊断和筛查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指标,一旦这一指标升高,市民应高度重视,及时配合医生进行详细检查治疗。”胡掌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