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培 杨 旭
从标语的张贴到宣传牌的悬挂,走进市区一些餐饮店和学校、单位食堂,文明细节处处可见。不管是文明氛围的营造,还是市民的用餐习惯,都能看出“光盘行动”从口号变成了日常。
【餐饮店】
提醒顾客适量点餐
4月10日,在市区海河路一家餐馆,进门就能看到“光盘行动”的标语,一些市民正在吃饭。
“把你碗里的饭吃完,不能浪费。”一个孩子碗中的饭还没吃完就开始玩起来,他的妈妈吴女士对他说道。
吴女士告诉记者,一些餐馆张贴着理性消费、拒绝浪费的宣传标语,会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现在大家的节约意识越来越强,外出吃饭一般不会多点,即使吃不完也会打包带走,尽量减少浪费。
在市区泰山路一家饭店,正值中午,不少市民前来就餐。店里有粥、面食以及一些菜品。市民张磊一家三口买了两碗八宝粥、一碗面、一个包子和一盘菜。“这里有小份菜,而且不同的炒菜还能拼盘,我们吃不了那么多,就要了一份花菜和千页豆腐拼盘,既能品尝到更多的菜,还不用多花钱。”张磊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为了减少浪费,一些餐馆推出半份菜、小份菜,受到不少市民的赞许和欢迎。有市民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餐馆能采取这样的措施避免浪费。
【学校、单位食堂】
营造节约就餐氛围
不只是在餐饮店,4月11日,在市区大学路一所高校的食堂,记者同样感受到“光盘”氛围。刚走进食堂,一块印有“节约”字样的宣传牌就进入视线,并且每张桌子上都印有“拒绝餐饮浪费”的标语。
在食堂观察半小时后,记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光盘”,只有少数学生的餐盘中有饭菜剩下。还有个别饭量较小的学生会主动告诉打饭师傅,不要给自己盛太多饭,吃不完。大一学生李婧告诉记者,学校在就餐方面有规定,要求学生厉行节约。“同班同学经常在一起吃饭,大家基本都能做到‘光盘’。”李婧说,“伙食费都是家长辛辛苦苦挣来的,自然不能浪费。”
除了高校食堂,在市区黄山路一家幼儿园,幼师在午饭时间会教育孩子们要珍惜碗里的粮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学过,现在要把它讲给孩子们听,因为节约粮食的习惯最好从小养成。”幼师王女士说。
此外,记者当天还走访了一些单位食堂,发现过半食堂都在墙壁、餐桌上张贴了“光盘行动”标语。在市区嵩山路南段一家事业单位食堂,厨师每天都会根据经验准备适量饭菜,尽量做到不剩菜。“做少不做多,饭菜不够就现场下面条,这样不浪费。”厨师李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