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陶小敏)“为了缴水电费、燃气费,我跑了一大圈,太不方便了。”4月17日,家住郾城区沙田知音小区的樊先生向记者反映,最近他为生活缴费的事犯了愁。
4月17日上午,接到求助后,记者来到市区辽河路西段沙田知音小区。
樊先生今年89岁,他告诉记者,过去缴纳水电费、燃气费,小区附近的辽河路农贸市场(原许慎农贸市场)有几家代收点,大概半年前,有的代收点不干了。这个月,最后一家代收点也不干了,这让一直到市场代收点缴费的他犯了难。
樊先生说,她闺女60多岁了,也不会用手机和网络缴费。过去在代收点,可以缴纳水电费和燃气费,现在他要跑三个不同的地方缴费。
“交水费要跑到郾城区西边,交电费跑到黄河路电业局,交燃气费要跑到市会展中心。”樊先生说,他身体还算硬朗,有一辆代步车,但到处跑着缴费真的挺麻烦,尤其是像他一样的老年人。
随后,记者来到辽河路农贸市场,一家曾代收生活缴费的商店老板告诉记者,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普及,到店里缴费的人不仅越来越少,而且利润很低,所以不再开展这项业务了。
4月17日下午,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市目前有第三方平台,整合了水电气、通讯、有线电视等代收服务,也就是市民见到的代收点缴费。就此,记者采访了其中两家第三方平台“缴付通”和“一站通”得知,两家平台在我市有2000多个网点。两家第三方平台表示,辽河路农贸市场的代收点最近确实不干了,商家认为利润少而且费事。第三方平台“一站通”表示,为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他们会尽量再找商家合作,争取在附近补建一个新的代收点。
随后,记者采访了供水公司、供电公司和燃气公司。三部门均表示,目前除了网络和手机缴费的方式,他们均开设有便民服务点和银行代收服务。如果老年人离便民服务点和银行较近,可进行预存缴费,减少奔波次数。如果老年人实在行动不便,他们也愿意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