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姚晓晓
随身携带水杯,买菜时不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餐具,在市民王中洲的日常生活中,他早已把环保、节约理念融入其中。4月20日,记者采访了他。
王中洲今年65岁,家住市区建设路红日文景苑小区,平时出门一个水杯、一个环保袋成了他的标配。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买菜不用塑料袋这个习惯。
“我出门买菜就提一个环保袋,把菜都放进去,回来再归类,不然买一次菜至少需要四五个塑料袋,而这些袋子拿回来之后就没什么用了,最后还是要扔掉。”王中洲说,虽然现在市场很多菜贩都免费提供塑料袋,但很多都是不可降解的,扔到垃圾桶里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王中洲随身携带的环保袋已经使用近半年了,用脏了就洗洗晾干接着用。在他家里,还存放着不少这样的环保袋,直到用烂一个再换新的。“这些袋子有的是买衣服时商家给的,有的是超市搞活动送的,一个能用好久,结实还耐用。”王中周说。
不仅自己不使用塑料袋,他还经常给身边的朋友讲解使用塑料袋的坏处,不少邻居在他的感染下,也使用起了环保袋。
“俺俩有时经常一起去楼下买菜,开始我没有用环保袋的习惯,时间长了发现买一次菜要使用好几个塑料袋,并不方便,也就学王中洲用环保袋,一个袋子能用几个月,还干净卫生。”王中周的邻居唐先生说。
不仅用环保袋装菜,每次在社区参加完活动,王中洲还会用他随身携带的环保袋,把现场产生的果皮、纸屑等垃圾收走。
“我们小时候家里用的基本都是竹篮子,一个篮子能用好多年,哪有什么一次性塑料袋。现在生活富裕了,可环境却变差了,一次性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到处都能看得见。”王中洲说,虽然他自己的力量很渺小,可他为了保持身边美好的环境,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影响更多的人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