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孩子风采展示或者是才艺比赛的投票链接“拉票”,早已成为朋友圈“一景”,尽管有些抵触和尴尬,但想到可以给孩子争个名次作为鼓励,家长们不惜花上千元买礼物来“刷票”。一些有了荣誉感的孩子,甚至自己花钱买票。很多家长表示,在看到投票链接之前,他们并不知情,孩子莫名其妙就参加了评比。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发起投票的主要是幼儿园、才艺培训班等机构,商家不仅通过投票活动刷屏朋友圈做广告,还能与平台按比例分成家长们的“刷票钱”。
为给孩子争名次 家长朋友圈“拉票”
现象
不久前,北京的吴女士为了儿子在乐高班的作品展示评比中获得好成绩,天天在朋友圈和各个微信群里转发投票链接,为了“拉票”,她转链接的同时发送一个微信红包感谢大家支持。
即便如此,持续几天的“拉票”效果并不明显,孩子的排名被其他同学远远甩在后面。“按照规定每天只能投一票,要想票数多就得每天都有好多人投。老乡群、同学群、家长群、邻居群我都发遍了,都不好意思了。不仅我在‘拉票’,孩子的爸爸、姑姑、爷爷奶奶谁都没闲着。”
“拉票”没法让孩子脱颖而出,吴女士干脆放弃“吆喝”,目光转向投票页面的“礼物”。
所谓的“礼物”在投票页面的“礼物”专区内可以找到,有皇冠、跑车、游轮(右图),价格从5元到100元不等,购买后分别可增加15票到300票不等。投票页面上还有一个“礼物列表”的区域,上面随时更新着“某某人送了某某礼物”的信息。
“不少亲戚朋友为了支持孩子都买了‘礼物’,这些能从‘礼物列表’里看到,购买礼物价值前三名的会被冠名为孩子的‘守护神’。我和一个名次很靠前的家长交流过,她根本就没怎么转发投票链接,都是自己花钱刷,不用欠人情。”吴女士说。
投票排名靠前的孩子可以赢得名次,获得奖状,不同名次对应实物奖励。比如智能手机、空气净化器、智能机器人等。但这些投票活动展示奖品时只称是“平板电脑”“智能机器人”“电话手表”“高档滑板车”,提供品牌规格、实物图片的较少。
最终,吴女士花费了400多元买“礼物”将孩子的排名刷进前五名,但拿到手的智能机器人很劣质,“感觉上当了,但也无话可说,毕竟是自愿花钱的。”
投票发起者 可获平台返利
追访
在一家幼儿园发起的网络评选活动的投票页面中,记者没有看到比赛的具体项目和内容,只有参赛儿童姓名和照片。记者联系到参赛儿童家长之一刘女士,她称该活动是由幼儿园老师直接设置的,具体要比什么家长们都不知道,但比赛依照票数设置一至五等奖,以及三个等级的票数奖。几乎在所有投票页面记者都看到大量广告性的图片和文字,多为幼儿园、辅导班和课外培训机构。
上述幼儿园也不例外,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愿意让家长们破费,再三提醒不要花钱增加票数。“但显然家长们还是在意排名,都花钱买。活动本来要持续半个月,现在我们计划提前结束。”
不过,记者了解到,更多发起投票的机构会与专业的运营公司合作,运营公司以“分红”的形式将部分礼物款返还用户,以鼓励更多用户发起投票。
“众微互动”平台的工作人员称,用户只要注册一个账号便可以免费创建投票活动,如果选择关闭“礼物”功能,需要支付480元。如果不选择关闭,想参与礼物款平台分成需要支付1000元,收益平台拿三成,用户拿七成。“只要有人送礼物,平台就将钱打入用户账户,可以直接提现。”
另外一家名为“全民微投票”的平台操作流程类似,但收入并不是实时进入账户,“无法确定活动是真实有效的,所以需要在活动结束后提交银行卡信息提现,七个工作日后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