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淑旭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是在大学时代,那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网络在中国大地还没有普及,大学生活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曾记得《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去图书馆借了几次都没有借到,如饥似渴的读书愿望迫使我把生活费节省下来在地摊上买了一本盗版的《平凡的世界》,如饥似渴地读完了这本书。参加工作后读书的量少了,如今重新阅读《平凡的世界》,仍给我带来很多人生启迪。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该书以中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孙少平是一个穷困的农村青年,然而,他又是有知识的农村青年。务实,勇于听从精神的召唤。无论是吃着高粱面馍、喝着剩菜汤的高中生活,还是下地务农的农民生活,甚至走出土地后的打工生活,孙少平身上都昂扬着精神的高傲、挥洒着灵魂的矜持。他在给妹妹孙兰香的信中写道:“我们出生于贫穷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视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的好处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一定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不甘为命运的玩物。”他不甘心在双水村庸庸碌碌地生活一辈子,他感觉还有一种东西在向他召唤!他风雨兼程选择了远方,他要给父亲寄钱,好让他买化肥和日常用品。他还要给妹妹寄钱,供她上大学。他还得为自己的家乡搞点建设,买点他所喜爱的书报杂志。另外,他还有个梦想,就是能为父亲箍两三孔窑洞。他是一个出身卑微,家境极端恶劣的农村少年,一个忍辱奋进、不卑不亢的学子,因自卑而上进,以上进求尊严,以尊严慰灵魂,这是有自尊孩子的必然选择。面对高干子女、大学生田晓霞,他没有逃避,也没有感到自卑,他的精神高度足以和她站在一起。而最终他拒绝金秀的爱情回到惠英的身边,同样是他圣徒精神的延伸,强大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感促成了他的选择。
这部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继承。这样的小说对底层奋斗者而言,无疑具有“灯塔效应”。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能产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的原因。我不止一次地慨叹书名的妙处,同时也不停地问自己,究竟什么是平凡?什么是伟大?什么是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才是生活。戏台上的情节是浓缩的,所以才有那么紧凑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琐碎的矛盾纠葛,你牵着我,我伴着你,剪不断,理还乱,欲说还休,这才是生活。
纵观这部小说,主人公很平凡,但是又很伟大。读了这本书,也让我理解了平凡中的伟大,知道了面对困难该如何脚踏实地地努力进取。也许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平淡无奇,但是也要为这个世界的存在而奋斗。不管是生活,还是爱情,只要通过努力,都有可能实现。
走进《平凡的世界》,倾听那些久远的声音,或许我们会在这个欲望日益膨胀的时代,不至于整日浑浑噩噩,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作者系郾城区辽河路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