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淇
王高峰39岁,是临颍县繁城回族镇人。9岁那年,他因脑出血落下左肢体半身不能动的后遗症。
虽然身体和其他正常孩子不一样,但王高峰没有消沉,更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勇敢面对,积极向上,依靠自己的努力收获了幸福生活。近日,记者采访了王高峰。
坚持学业 不言放弃
“我知道如果没有学问,人生就没有出路。”王高峰对记者说,小时候生病后,父母带他跑了多家医院。后来身体慢慢恢复了许多,庆幸的是大脑没有受到损伤。于是,他决定继续上学。当年,他每天要拄着拐杖上下学。
在学习这条道路上,王高峰从来都没放弃过。因为走路不方便,他在上下学的路上总是摔跤。
“我觉得只要坚持、努力往前走,就一定可以实现目标。”王高峰说,就这样,他一路坎坷地完成了学业。
正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使得王高峰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高峰接触了通信行业。看行情不错,他就做起了手机专卖和维修业务。这期间,虽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亲人的支持和理解,让他坚持了下来。
2014年,王高峰的生意不景气。“当时,外面有欠款暂时收不回来,进货资金紧缺,特别有挫败感,感觉对不起父母对我的期望。”王高峰说,那时候他把店铺托付给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照看,一个人跑到广州想进厂打工。但是,由于身体原因,工厂拒收。当时那种失落的心情,无法述说。之后不久,父母知道了他去外地打工。
“那时候父母给我打电话说,‘儿子,生意我们不做了,爸妈养你一辈子,只要你好好的就行’。我当时心里又温暖又愧疚,于是决定不管怎么样,也不能放弃,一定要为自己为父母争口气。”王高峰说。
创立公司 诚信经营
从那以后,生活中每一次遇到困难,王高峰都会对自己说:那么多困难都过来了,这些困难算什么?只要努力就能有所收获。
这种信念支持着王高峰继续奋斗。
王高峰告诉记者,在他奋斗的过程中,临颍县残联和身边的朋友给了他不少帮助。
“县残联举办过几次学习培训班,帮助我们残疾人创业。我去参加了,觉得帮助很大。”王高峰说,参加创业培训班之后,他有了新的创业理念。他感觉自己不能过安逸的生活,要有远大志向。
“我想走出安逸的生活闯一闯,不管结果如何,最起码我努力过。”王高峰说。
2018年年初,王高峰在临颍创立了他的第一家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销售。“这么多年一路走来不容易,是诚信两个字支撑我走到现在。”王高峰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这是他的座右铭。
凭借着诚信经营,他收获了成功。2018年年底,王高峰在漯河创建了他的第二家公司。他觉得,他所经历的困难、所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回想作为残疾人我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和收获,感慨万千。一个人,身体残疾并不可怕。这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事实。但是,心不能残疾,不能自暴自弃。只要心中有阳光,生活就会给你微笑。”王高峰说。
王高峰说,现在的他,感觉生活很幸福。接下来,他想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和那些关心、支持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