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明
“老人年龄大了,行动不便,‘认证’怎么办?”“城乡居民养老又该认证,老母亲还在北京,这可怎么办?”……以后,这些老百姓关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轻松办理了。记者从郾城区人社局获悉,为减轻群众负担,方便群众就近就地办事,郾城区开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手机APP,参保群众足不出户,用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资格认证,目前正在进行前期的培训工作。(详见本报昨日02版)
以往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程序比较烦琐,需要群众亲自到服务大厅办理,由此引发的问题也有不少。比如,由于需要人工办理,加上办业务的群众较多,需要长时间排队等候;偏远乡村的群众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往往需要转乘多辆车才能到达服务大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或者长期在外的群体来说,更是存在诸多不便。基于此,群众对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如何让服务更贴心?如何让服务更便民?成为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重要考题。
透过新闻报道我们看到,郾城区人社局大胆创新服务方式,开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手机APP,此举可谓一举多得。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服务大厅的人流量,有利于工作人员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方便,让群众足不出户、不跑腿就可以通过手机办理业务,为群众减轻了负担。尤其是上门认证服务的推出,更让人备感温馨,在细微处彰显了务实为民的服务理念。从这一层面讲,我们当为这样的便民举措点赞。
只要用心,便民利民的服务创新就永无止境。郾城区人社局的便民利民之举,也当给我们有关部门以启示:不管是服务行业,还是政务服务工作,都可以通过简化优化服务流程,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实现更加便民利民,更加温暖人心。这就需要我们主动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让服务对象少跑路、快办事,切实把“众口难调”的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如此才能让服务对象拥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