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的名臣,曾任楚庄王的国相,在任期间辅佐楚庄王大力发展楚国的经济,精心教化百姓,取得了显赫的政绩。他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专家,主持兴修了芍陂,改善了楚国的农业生产条件,极大地増强了楚国的国力,为楚庄王饮马黄河、称霸中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孙叔敖为官清廉又很有才能,一心亲民爱民,经常济困扶危,深受百姓的爱戴。他经常对楚庄王犯颜直谏,因此三次被任命又三次被解职。但他在被任命或被解职的时候表现得宠辱不惊,为后人所称道。
因为他对楚国有大功,所以楚庄王曾多次封赏他,可是他都没有接受。他在生活上一直都非常俭朴,经常穿的是一件老山羊皮祆,出门坐的是拉货用的栈车,骑的是瘦弱的骒马。
孙叔敖手下的办事人员看到他生活得如此俭朴,就劝他说:“大人,只有新车才坐着舒服,健壮的马才会跑得快,珍贵的狐皮大衣穿在身上オ会暖和,您现在贵为楚国的国相,完全有能力让自己生活得舒服一些,可您为什么不愿意去做呢?这一点我真的很疑惑。”
孙叔敖笑着回答说:“我听说小人如果穿用得好就会变得更加傲慢无礼,有道德的君子穿用得好就会变得更加谦虚恭敬。我的道德修养还不够,所以就不能穿用好的。”
孙叔敖去世之后,楚庄王亲自送葬,哭得非常伤心,参加送葬的百姓也都悲痛万分。葬礼结束后,楚庄王要加封他的儿子孙安为大官,孙安听从父亲的遗命推辞了,然后老老实实回乡务农。由于孙叔敖为官清廉,而且经常拿出自己的俸禄救助穷苦百姓,因此家里并没有什么积蓄,孙安回到家乡后终日以种田、打柴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很清苦。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