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博士速成# 媒体调查发现,赴韩读博已经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市场,20万元左右就能“买”到一个博士学位。去年,韩国一所地方大学被查出招来中国留学生读博后,安排他们在12天内修完一个学期的课程(通常需要4个月)。赴韩读博士的主要群体,是我国高校的在职教师;教师队伍中有多少海外高校毕业的博士,是我国高校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点评:海外读博有利于高校教师晋升,也给高校装点了门面,但这种博士学位里有多少水分,高校果真不知吗?有“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高校,就有速成博士的市场需求,本质上,则与“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学术评价制度有关。
@新华网:#医院输错液# 5月24日,南宁廖女士到医院诊治输液时,她丈夫发现输液瓶上的名字不是她的,医院输错液。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当班护士被除名,患者诉求中心主任被免职。
点评:医院输液必须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当事医院输错液,显然是没有很好地执行相关制度。更可恨的是事后处理态度恶劣,影响极坏。涉事人员被查处,实乃咎由自取。
@南京日报:#大一新生体质下降# 大一男生中,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起来的竟然占40.46%。江苏省教育厅日前公布的2018级江苏籍大学一年级新生体质健康抽测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容乐观。
点评:体质下降的原因或许是综合性的,但长时间运动量不足一定包括在内。鼓励青少年多运动,不仅要重视体育课,也需要培养更健康的生活习惯,把青少年的注意力和时间从电子屏转向运动场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