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本地视点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7月5日 星期
狗伤人事件频发
遛狗拴绳你做到了吗?

在中银广场,一些市民遛狗没有拴绳。

近年来,养狗的市民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不文明养狗现象日益突出,也由此引发诸多矛盾纠纷。2013年,我市就已出台《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区养犬管理的通告》倡导文明养狗。但文明养狗喊了这么多年,为何文明不起来?有些市民认为,不能总靠劝,关键在管理和出台严格的养狗措施。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不文明遛狗惹人嫌

夏季到来,每天晚饭后,很多市民外出散步、健身、纳凉,而此时也是狗狗出门放风的时间。7月2日晚,记者从市区黄山路与淞江路交叉口出发,沿黄山路向南走到尽头,先后看到27只狗跟着主人在遛弯,其中只有4只狗被牵在主人手里。那些没有任何束缚的狗在人行道上乱跑,吓得行人绕路而行。不时有路人指责遛狗不拴绳的行为,但一些狗的主人充耳不闻,喊着狗的名字扬长而去。

7月3日晚上8点,记者在中银广场看到,绿地上骑车、踢球、跑着玩的不仅有孩子,还有十几只不同种类、大小的狗。在遛狗的人群中,只有一名女士用绳子牵着自己的狗。多数养狗人没有给狗拴绳,而是任由它们在人群中“撒欢”。有些养狗人还有意把狗聚在一起赛跑,吓得行人避而远之。

“俺家在这个广场附近住,晚饭后经常带孩子来玩。这个广场环境好绿地多,就是遛狗的人太多,还都不拴绳。看孩子一眼都不敢放松,生怕狗扑咬孩子。”市民柳阿姨抱怨说,狗和小孩都在草地上跑着玩,特别不安全。

市民杨女士告诉记者,她所住的小区只有一条路,养狗的人很多,经常有人遛狗不拴绳,以至于发生狗吓到孩子或者咬人的事。不时有人在业主群里呼吁遛狗拴绳,也有人扬言见到不拴绳的狗就打死。然后养狗的人听了不乐意,双方开始在群里激烈争吵,甚至对骂、约架,严重影响邻里和谐。

狗伤人事件频发

入夏以来,高温酷暑,犬类也进入了烦躁期,易怒易躁,好攻击人,狗伤人事件进入高发期。7月1日,本报05版报道了《路边蹿出一条狗 接连咬伤母子俩》的新闻,警方初步判断,伤人的是一条家养狗。无独有偶,6月26日晚上8点,家住广弘花园小区王女士一家四口也经历了类似一幕,一条德牧将她和女儿咬伤。

“那晚我刚到小区门口,有一条德牧先是跑到我儿子身边,我老公赶紧抱起了儿子。谁知它转身就往我女儿身上扑,用爪子扒她。我过去抱起女儿,结果被它咬伤了脚踝。”谈及此事,王女士仍心有余悸。

7月3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预防保障门诊部了解到,今年5月共有881人接种狂犬疫苗,6月有974人接种狂犬疫苗。7月3日当天,37人接种狂犬疫苗。“进入5月中旬以来,每天平均接诊30名被狗咬伤的患者。”预防保障门诊部医生白焕珍告诉记者,近期,狗伤人事件频发,最多的时候一天有50多人接种狂犬疫苗。

建议出台严格的约束措施

文明养狗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2013年,我市就已出台了《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区养犬管理的通告》。《通告》明确规定:养犬人携犬外出必须携带束犬链,并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牵引,且不得带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进入广场、景区、饭店等公共场所。养犬人所养犬只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放任犬只恐吓他人、伤害他人的,由公安部门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收效甚微。甚至关于宠物管理的问题到底归谁来管,绝大多数市民都不清楚。

“单纯靠道德来约束养狗人是无济于事的,他们出来遛狗吓到别人时,还理直气壮地说我家的狗不咬人。甚至一些极端爱狗人士,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狗两句,就动手打人。所以,实现文明养狗,必须靠法律约束,靠惩戒措施约束。”市民刘莹建议,出台严格的约束措施,并有明确的管理部门来执行,才是关键。

关于如何约束养犬人,促进文明养狗,记者多方查询发现,一些地方的举措具有借鉴意义。比如:

济南推出养犬登记信用积分制,扣满12分的养狗人将暂时被没收犬只。

武汉将违规养犬纳入失信名单。

西安对不文明养犬者,吊销养犬登记证,5年内不得再养犬。

徐州对遛狗不拴绳,最高罚200元,群众举报,经查实,每次奖励10到20元。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