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图书馆近日开展多场“老年人智慧课堂”活动,不仅为老年人教授手机基本操作,更对智慧家居生活进行更全面的讲解。学习后,有老人直言:“都说我们是数字‘遗民’,但手机课堂让我们跟上时代,做到心中有底。”
“最近河西区图书馆组织了三次有针对性的课程,计算机、手机使用,手机摄影以及‘智能+生活’讲座。让我受益匪浅。”59岁的读者姜铁告诉记者,手机课堂让他大开眼界。“首先是小窍门特别实用,比如微信字体如何扩大,手机摄影如何调出九宫格使照相效果更好等。另外,‘智能+生活’讲座,找来专业的大学教授给我们讲述了智能家居的特点,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67岁的读者王荣珍十分关心时政,她告诉记者:“最近,咱们天津市正在开展社区手机课堂活动,这个事非常好,而且很多社区、图书馆也都在做这件事。像最近几天,咱们时报连续刊登老年人学手机的事儿,我觉得特别接地气。”生活中的王荣珍其实已经算得上手机达人了,她会微信付款、会在电商购物。但出于对新知识的渴望,她还是经常参加一些手机课堂的讲座。“最近的讲座,都各有侧重,有教手机使用基础知识的,也有讲‘智能+生活’这种未来发展趋势的。我全程做了录音,回家后继续学习。”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老人们热衷于学习智能手机,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与别人联系,更重要的是希望自己不要脱离于时代。在河西区图书馆的手机课堂上,记者每次都能见到73岁的盛家祺老人,他戴着老花镜、拿着笔记本,跟随老师记录着如何使用好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太‘活’了,我总怕按错,一按错就不知道出什么页面了,也不知道怎么返回,课堂上老师手把手地教,我现在操作基本没问题了。你说学这个有什么用?我觉得就是让我们这些‘70后’,不当数字‘遗民’,跟上时代,让我们心里有底。”
据介绍,为进一步做好老年人智能应用普及工作,使老年人生活更便利、更舒心,河西区图书馆陆续开展了“计算机公益培训”“手机摄影”主题公益讲座等活动,文化志愿者为老年读者详细讲解了“手机摄影的分类”“手机中相机功能的用法”及“手机摄影的构图”等知识以及对馆内书刊检索、图书续借、电子书的在线查找、阅览、下载等操作方法进行培训解答,让老年人紧跟时代步伐,获得更多阅读乐趣。
据《老人时报》